张美雄﹒深中通道|提升湾区竞争力的跨海大动脉
半个月前,笔者跟区议会同事暨宝安区政协委员王文到深中通道考察,当时整个建设已进入最后阶段,这项历时9年建期、24公里长的工程,集“桥、岛、隧道水下互通”于一体,桥上一个个宏大的建设、隧道内先进的防火防灾系统,实在令当时一行三十多人的考察团目不暇接。
来稿作者:张美雄
这座海上巨龙的宏伟,笔者暂且不形容,相信大家在新闻影片上都略知一二。在参观深中通道后,反而我想集中说一说这条通道对于香港及大湾区等珠三角地方的裨益。
港人一个小时到达中山?
中山节奏慢、物价低、空间大,吸引了大批港人到该地置业,享受退休生活。因此,近年来往来香港及中山之间的人流十分频繁。以驾车为例,以往港人到中山需要经珠江口的虎门大桥或南沙大桥,再由广州驾驶至中山;或从港珠澳大桥先经珠海再到中山,两者都是绕了个大圈,需要两小时甚至以上的时间。
当深中通道开通后,驾驶人士可先从香港经深圳湾到深圳宝安区,再透过深中通道约20分钟到达中山,车程预计只要1小时多一点,比原先车程缩减了一半的时间。换言之,深中通道可以填补没有连线深圳及中山的“港珠澳大桥”的不足,真正令港人完全感受到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体验。
为珠三角城市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协同效应
深中通道开通后,缩短香港、深圳往返中山的路程及时间,实现湾区各城市人民出勤工作即日往返,摆脱以往在虎门大桥超负荷,造成严重塞车的问题。
对旅行社、运输物流业界而言,车程缩短自然能够有更多班次、司机能走多几团、有更多的时间往返各地,有助提升公司收益。而更重要的是,深中通道的潜力可互相推动大湾区各城市的发展,例如深圳、中山、江门等地也有不少新兴产业、生物科技、数字经济、新能源的企业,交通的便捷能增加他们来港投资及发展的诱因,提高本港竞争力。
另一方面,笔者接触到不少年轻人,他们从以往对北上发展存在误解,至近年逐渐接纳、甚至热衷于大湾区发展,尤其是有意创业的年轻人,他们不甘只留在一个地方局限了个人发展空间。深中通道的通行,港澳专才可以快捷到大湾区各地发展商贸、也方便了专业人士往返两地执业,不单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络,也有助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虽然深中通道具有诸多好处,但任何一项大型工程定必有不同声音。有人评论,深中通道耗资400多亿兴建而成,值得吗?对此评论,笔者想起当年赤𫚭角机场及香港地下铁的建造,也有人批评过于昂贵,任何一项大型基建的建设,不应纯粹以当下状况考虑,更应该前瞻性放眼未来的长远发展。深中通道不单弥补了港珠澳大桥的不足,更是一条跨海大动脉,满足了大湾区各城市的运输及物流需求,释放了地区的发展潜力。随着深中通道、中山港新客运码头的相继建成,大湾区的“1小时生活圈”已逐渐成为现实,相信定能为珠三角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协同效应。
作者张美雄是西贡区议员。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