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支持社会工作者注册局改革 为保专业应更进一步改革社署

撰文: 01多声道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邝卓睿

近日,劳工及福利局(以下简称劳福局)与社会工作者注册局(以下简称注册局)之间的紧张关系及注册局改革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劳福局局长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批评注册局,指其行为严重偏离《社会工作者注册条例》的原意,忽略了社会整体利益,并损害了社工的专业形象和公信力。劳福局列举了五大指责以证明注册局的行动是无法接受的。注册局则反驳了劳福局的指控,认为劳福局局长对注册局的工作存在误解。随后,劳福局提出修订案改变了注册局的组成,其中包括修改《社工注册条例》,将注册局成员人数从15人增加至27人,其中8人由选举产生,17人由政府委任,另外2人分别由社署署长及社署内的社工担任。在这27名成员中,政府规定注册局至少应有14名成员为注册社工。

笔者不评论劳福局及注册局之间的争议,因为双方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尚不明朗,而且双方观点不同,难以论断是非曲直。然而,《社会工作者注册条例》的附件二已于2022年进行修订,相关修订将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列为注册社工的不合格条件。然而,注册局在这方面仍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未有任何机制用以落实附件二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的规定,包括未有列明哪些行为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以及对于触犯此类罪行的人不能注册或续牌的处理方式。甚至冻结机制至今仍未出现,这实在令人感到十分失望。一些曾犯罪、被裁定有罪的社工竟然仍能成功注册或继续执业,而且涉嫌藏毒、贩毒、盗窃、藐视法庭等严重罪行的社工更被容忍为注册社工,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因此,劳福局的介入在这情况下显然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劳福局在这次的修订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处理,包括早期成立咨询委员会,了解社福界各团体和社会各界对注册局改革的看法,并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注册局的各项流程、操作、处理注册和续牌事宜等。同时,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来应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并明确社署代表在注册局内的角色。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够赢得公众的支持和理解,也能够推动注册局的改革工作全面展开,提高其工作表现,并填补管治上的漏洞。

笔者认为,改革注册局是政府整顿社福事务的首要任务。随后,政府应该大胆著手改革社会福利署(社署),正视其所面临的结构性、人才匮乏、过度聘用退休人员、服务质素下降、政策应对不足以及地区福利办事处面临的重大挑战等问题。这样可以提高社署的运作效率和公信力,确保社会福利事业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

近年来,社署在推动社会福利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著一些挑战和管理问题。社署的高层官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领导和管理社会福利事业。然而,一些高层官员的行为可能存在不当之处,需要劳工福利局进行监管和检视。另外,社署的顾问制度也应检讨,确保顾问的选任和运作符合公正和透明的原则,避免出现利益冲突或不当影响的情况。其中,社署原本委任的特别顾问应负责安老服务,但却被归类为牌照及规管科,甚至被列在助理署长之上,这引发了对社署专业性和表达方式的怀疑。虽然这可能是网页呈现问题,但如果连网页设计和呈现方式都存在问题,如何让人相信社署的专业和有效管理呢?

从公众角度来看,这些表现方式以及社署的管理问题和不良风气,会让人质疑社署的专业性和当初承诺提供优质社会福利服务和提倡社会及家庭责任感的诚意。因此,劳工福利局应重视这些问题,确保社署高层官员和顾问具有适当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绝对可靠和重视国家安全的人士。过去一些高层官员可能存在与业务无关的行为,这应受到重视,并采取措施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道德和专业标准。对于地区福利办事处网络和工作压力,特别是前线社工所面临的挑战,包括职业规划、与社署总部的沟通问题和团队士气,政府当局应该重视并讨论解决方案,以提升地区工作的表现。此外,劳工福利局应该检讨社署的顾问制度,确保顾问的选任和运作符合公正和透明的原则,避免出现利益冲突或不当影响的情况。

总括而言,社会福利工作的成功对社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改革注册局和社会福利署是重整社福事务的关键一步,但政府仍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和改革。透过这些改革和努力,笔者相信政府社福部门便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实现社会的共融和进步。社署亦能实践其多年来提倡的“共同建设一个互相关怀的社会,使人人能自立自主、自尊自信、和谐共处、幸福快乐”的理想,提供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继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作者邝卓睿是香港群策汇思常务理事。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