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官员警示加息不利楼价 实为“何不食肉糜”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美国联储局宣布再加息四分之一厘后,本港金管局局长陈德霖“温馨提示”市民,当楼市一旦出现逆转,很可能会遇上加息周期,劝喻市民考虑置业时要注意风险。惟必须要问的是,既然政府明知置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为何仍坚持置业主导的房屋政策,不断将港人推向资产市场动荡的风口浪尖?
联储局宣布加息后,外界最关注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未来的加息步伐会多快;二是香港的利率何时会跟升?

美国联邦储备局当地时间周三(14日)宣布加息四分之一厘,至介乎1至1.25厘,一如外界预期。(路透社)

美国料续加息 香港未必跟足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今次加息之后,财经界一般预料,联储局今年很可能再加息一次,而利率期货则显示,今年底前再加息的机会超过四成,意味年内再加息的机会并不低。而且,在今次加息之后,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只是升至1至1.25厘,距离联储局将利率调升至3厘“正常”水平的目标,仍然有1.75至2厘的差距,如果每次加息四分之一厘,即要再加息至少7次才达标,意味如果美国经济不再出现大问题,就业、经济温和增长的情况持续,那么美国储局加息很可能会陆续有来,至少今明两年连番加息,应该难免。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是香港的利率,特别是按揭息率何时会跟升。虽然美国联储局自2015年底开始加息,但整体上本港按揭利率未见明显上升压力,最优惠利率(P)至今未有调升,以拆息(H)计算的按揭利率偶有上落,但实际按息仍在2厘以下,处偏低的水平,此应因目前本港银行体系总结余仍近2600亿港元,总体来说仍然“水浸”,就算美国加息令一些游资逐渐撤出香港,到香港要出现较明显的加息压力,或要到今年年底,而且就算加息亦未必跟足美国步伐。

中原估计,本港楼价今年上升18%。﹙路透社﹚

楼市势再添压 升跌却难逆料

但更加值得留意的是,公众关注美国加息对本港按息走势的影响,主要是担心本港楼市泡沫何时爆破。无可否认,近年有关本港楼市泡沫爆破的“狼来了”预言,一直都没有应验,惟挤压楼市泡沫的压力,确实正在不断增加,除了利率升势可能持续之外、本港私楼市场在未来3至4年的潜在供应将有多达9.6万伙、加上本港劳动人口预料将在明年见顶,种种负面因素,确令引发楼市下行的变数不断增加。

然而,正如本栏曾指出,资产市场变化往往难以逆料,没有人有水晶球能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本港楼价会继续如坐火箭般飙升,还是如早前有外资投行所指,本港会出现类似日本式的楼市泡沫爆破,因为私人住宅物业作为一项“投资品”,影响其升跌的因素复杂多变,老套地说就是“产品价格可升可跌”。近年不少投资界、地产界人士,对楼价升跌走向不断错估,正好反映这个现象。

联储局退市,香港经济和楼市有可能卷起狂潮。(视觉中国)

官员“温馨提示” 实则“阿妈是女人”

由此更加突显,政府官员对楼市风险近乎“阿妈是女人”式的“温馨提示”,是何其荒诞。因为私人楼市的投资风险难料,根本是人所共知,但政府一向奉行的置业主导房屋政策,却不断把市民推向私人楼市,尤其在公营房屋落成量远不达标的当下,市民便被逼要投向私人楼市,高价租用私人物业,甚至以天价购买私人住宅单位,为求“安居”就要被逼参与高风险的私人楼市资本博弈。

就如财政司长陈茂波在周三(14日)曾指,楼市状况非理性,市民置业要量力而为。但试问,如果政府能够有所担当,透过公营房屋计划解决大部分市民的安居需要,无论私人楼市如何风高浪急,市民都可以有一个安稳的“家”,又有多少人会“自投罗网”,拿毕生积蓄豪赌?

现时香港每年平均约5万对结婚的新人。

市民只盼安居 政府担当何在?

尤其是现时香港每年平均约5万对结婚的新人、每年约6万个新生婴儿,意味不少市民都有成家、改善居住环境的实际需要,但政府房屋政策向私人市场严重倾斜,市民要解决这些刚性安居需求,除了冒险投向私人楼市之外,又有何办法?难道要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养孩子,呆呆地等不知何年何月,待私人楼市不再“非理性”,才去实现这些人生目标?官员就楼市风险作出的“温馨提示”,到底是出于对市民安居难题的关心,还是“何不食肉糜”的凉薄之词?

因此,官员与其用近乎“人肉录音机”的口吻,不断重重复覆“楼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更应反省的是奉行多年的置业主导房屋政策、将“安居”与“投资”混为一谈的谬误,把房策重点回归到公营房屋,为广大市民提供真真正正的安居之所。回归以来,董建华、曾荫权、梁振英都犯过的错,林郑月娥还要再错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