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北都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由两年前提出北部都会区,到本周二(12月12日)公布《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香港政府可谓完成了一次思维的转变——新界终于不再是边陲、大西北的“化外之地”,而是真真正正进入了城市规划的视域之内,担起推动未来发展的重要角色。

《发展蓝图》以“三铁三路”优化方案和在北部都会区东面的“两铁一路”,宏观勾划能满足远至2046年及以后的运输基建规划。

三铁三路通新界 九龙港岛堪应付

“三铁”中的港深西部铁路接连洪水桥至深圳前海,中铁线将往返锦上路及九龙湾的行程时间由约43分钟减少至约32分钟,将军澳线南延线维持连接康城站至将军澳第137区,认为现有规划已足够应付居民往返港岛区的需要。

连接香港站至北角的北港岛线束之高阁,连接香港大学站至香港仔、黄竹坑站的南港岛线(西段)亦因为运输及成本效益不理想,而会以其他运输系统替代重型铁路。

在“三路”方面,北都公路将往来天水围市中心及新界北新市镇的车程长度由约32公里缩短至约23公里,沙田绕道令往来粉岭及荔枝角的路程长度由约30公里缩短至约22公里,将军澳—油塘隧道则为将军澳区居民提供第三条对外连接的主要干道,考虑将油塘出口连接至观塘绕道及东区海底隧道。

再加上北部都会区东面的“两铁一路”,即北环线东延线、新界东北线及北都公路(新界北新市镇段),这份《发展蓝图》明显地以推动新界发展为重心,同时加强香港与内地城市的跨界融合。比起过往以维港两岸为中心、南重北轻的运输规划,现在政府似乎终于重新布局,看得懂新界不是边陲而是中心。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表示,《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勾划能满足远至2046年及以后的运输及物流需求的策略铁路及主要干道网络。(林霭怡摄)

打破南重北轻 迟来好过没到

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潜力以至连接与内地城市的重要性,时至今天已经毋庸多言。目前每月北上深圳的人次逾500万,消费额逾30亿元人民币,深圳试行“即买即退税”以吸引更多香港游客。恒基兆业、新鸿基等地产商近年积极购入新田科技城附近的农地,看好未来发展潜力。

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不会停下脚步等人。政府以“三铁三路”和“两铁一路”来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表示将采用最新工程技术,“务求让社会尽早享受更完善的铁路系统和道路网络带来的便利”。惟按照计划,仍预期要不迟于2038年才能完成港深西部铁路,2039年或之后落实中铁线和北都公路等,社会恐怕只能说是“迟来好过没到”。

试想像如果“三铁三路”等基建在十多年前已经规划,现在已经落成,市区往返新界及内地、新界往返内地的行路定必更为便捷。不过从另一角度看,在这个平行时间之中,北上人次或许也不只是每月500万,而是更多。打破南重北轻的格局对香港是机遇抑或挑战,能够吸引游客来港抑或流失消费能力到内地,非常取决于政府是否具备发展战略。“经珠港飞”实施后,经香港机场往返内地与国外的需求到底是增是减,答案很快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