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无加薪有加辛 老细们到底在想甚么?
近日,一则招聘广告在网上引起热议。事缘一间NGO以10,385元的月薪,聘请具大专学历(以硕士为佳)、有10年工作经验、英语达 Native程度的员工。有论者认为雇主不谙市场环境,也有论者认为这是雇主肆意剥削。事件所以广获关注,似乎是因为香港的薪酬升幅长期与经济增长不成正比,不少打工仔身同感受。对此,雇主须明白“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特别是现时失业率低企、经济环境亦没预期差,不要再天真以为“马儿又好又不吃草”,否则只会因小失大。
可以说,涉事机构为NGO,不能排除该机构或许真的财政能力有限,才出此低薪聘请职员,网民在未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实毋需过于苛责。至于网上群情汹涌,也许是因为近日屡屡传出相类的新闻。例如本月初就曾有公司以月薪万多元,聘请活动策划员,招聘广告却指明员工须具日文N2程度、持大专学位,而且工作环境苛刻,近乎事无大小要“一脚踢”。对于香港“打工仔”来说,相信也不乏雇主提出诸多要求,却拒绝改善待遇的经验,随着怨念久积,不难理解这些求职奇闻会招致众怒。
雇主不谙世情 还是肆意压榨?
网民对于这事件的另一讨论点,就是雇主竟对市场现况懵然不知。固然,香港乃自由市场,雇主以甚么条件聘请员工,也是他的自由,而招聘过程,也是“你情我愿”。但不能否认的是,一些雇主提出的离地招聘条件,也反映出其对现时就业市场的理解是何其“天真”。
雇主必须明白,近年来的失业率长期处于低位,2017年首季的失业率为3.2%,是三年来的低位,几乎全民就业。在就业市场旺盛、求才若渴的环境下,基层打工仔只要肯做肯搏,实在不愁就业,而具备专业技能者,对于工作待遇也自然要求较高。就连一向被视为“铁饭碗”的公务员工作,在2015/16年度的流失率亦创下15年新高,当中逾六成更是在试用期内辞职,当局指此反映本港劳工市场紧张,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多。若然雇主仍旧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视支薪、提升福利为施舍,还要求员工十项全能,自然难免会面对人才流失、职位空缺难以填补等问题。
过去,对于员工要求提升福利,雇主也许会以诸种原因推搪,如中国经济转差、美国大选选出特朗普、英国脱欧令欧洲政经局势不稳定云云,说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在环球政经动荡中有如一叶孤舟,对香港前景看得极为暗淡。但事实证明,香港却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就像本年首季,香港的GDP便录得4.3%的增长。而十年来,香港的GDP更录得逾百分之六十的增长,但是十年来的实质工资增长,却只有4%,“打工仔”未能分享经济成果,自然会心存不满,难以投入工作。
【笋工?】NGO招聘要求10年经验兼学士学位 月薪仅10385元
不留住好员工 错失发展良机
雇主亦须明白,人力乃是公司的重要资源,若不留住人才,实难以迎上发展机遇。根据IMF的预测,今明两年的中国经济将会增长6.6%和6.2%,未有如一些人所指般出现插水式“硬著陆”,原因是相信中国会继续推出有利政策;对于环球经济本年的增长,IMF预测的增长也比本年年初轻微上升0.1%至3.5%,而2018年的预期升幅,则为3.6%,呈稳步改善的趋势。
环球经济情况逐步改善,加上近期本港市道表现亦渐渐企稳,开始出现回暖迹象,对香港企业来说,未来两年可说是发展业务的良机,若然雇主仍旧锱铢必较,不予员工合理待遇,自然会导致人才流失,难以捉紧住发展机遇。特别是过往一两年,一些“船头惊鬼船尾惊贼”、担心经济转坏而慌忙减省人力成本的老板,这些企业或许节省了一些经营成本,但结果却造成人才大量流失,今天面对经济逐渐好转,却苦无良将精兵的窘境,如此到底是悭得精明,还是蠢得交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