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宝龙访立法会 见证议员怎样一面?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星期日(4月16日)到访立法会,与80多位议员座谈,席间叶刘淑仪、廖长江、李慧琼、黄国、卢伟国及田北辰六人发言。主席梁君彦会后表示,“会议厅见证了香港最黑暗的一面,亦见证了现在光明的一面”,并谓要不是《港区国安法》和“爱国者治港”,没有特首敢邀请中央领导人访问立法会。
只怕这是难得一次,令人替林郑月娥或者梁振英感到不值。如果说立法会以往没有秩序,责任真的在特首身上吗?正如年前的内会风波,立法会主席在索取法律意见后,也是引用《议事规则》第92条,即主席有权处理未有作出规定的事宜,委任陈健波介入主持内会,以结束停摆局面。由此可见,立法会本来就有足够能力管理好自己,不一定要倚靠《国安法》。
即使《港区国安法》真的稳定了立法会秩序,但《基本法》早也规定了香港特区要自行就国家安全立法,只是政府拖延未做,中央才在反修例风波后代为出手。或许我们也可以说,“如果香港政府早就23条立法,特首便可以邀请中央领导人访问立法会”。
议员有否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更重要的是,夏宝龙这次来港考察六天,到底意味了什么?如果香港政府管治得井井有条,立法会能够解决民生、经济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否还要表达“四点希望”,希望香港市民房子住得更宽敞、创业的机会更多?
七一讲话过了九个半月,夏宝龙这趟来港,却又要提出“六个相信”,表示在“爱国者治港”的时代,爱国爱港力量应该“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助力特别行政区政府有效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果已然做到,用字为什么是“相信”,为什么是“应该”?立法会议员拿出多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社会有目共睹,中央官员也不会不知道。回看这大半年,对于公共交通收费、简约公屋安排流程等问题,议员纵或有点贡献,但距离“有效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肯定还远未合格。
夏宝龙到访立法会,虽说是历史上首位港澳办主任或者中央领导人这样做,但立法会议员不是更加要以此为鉴,反思现有不足?已经挤身全国人大常委之列、身兼立法会内会主席的李慧琼表示,希望政府酝酿政策时用更多方式先与议员交流,看来责任重点都放了在别人身上了。听说在立法会闭门座谈期间,夏宝龙对议员的发言也是有点告诫的意味。但不管别人是否出声提点,作为立法会议员,本来就应该主动反省,力求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