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漫灌不能解决经济问题

撰文: 倪文迪
出版:更新:

内地房地产近来频频有业主断供“烂尾楼”,市场担忧问题将波及金融体系,引起系统性风险,不少人期待中央政府推出相应措施对应危机。近日,财经资讯网站REDD引述消息指出,中央政府计划设立一个最高金额达2,000至3,000亿人民币的房地产基金,为选定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资金支持,防止烂尾楼问题继续扩大。

该消息指,国务院上周批准了建立房地产基金的计划,分别从国有银行之一的建设银行获得500亿资金,以及从人行获得300亿再贷款作为启动资金。然而,对比起坊间一些学者建议成立万亿级基金救市,传闻措施的金额明显要少得多。有分析认为,措施不足以解决房地产问题,政府应加大投入应对危机。

解决“烂尾楼”问题不等于救市

现时房地产的当务之急是要避免“烂尾楼”断供潮继续扩大。内地卖楼花的制度是即使项目尚未落成,业主也要继续供款。由于现时很多发展商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甚至倒闭,有建筑地盘未能继续开工,落成遥遥无期。业主认为这情况下继续供款只是“买个吉”所以拒绝供款。问题的本质并非业主供不起,而是地盘无法开工,因此要解决断供潮的关键并非要由政府以基金全数买下所有烂尾楼,而是政府要帮助这些停工的“烂尾楼”完工。只要工程回归常态,那些拒绝供款的业主就会回恢复供款。

从这方面看,计算烂尾楼的市值没有太大意思。关键的数字是要估算到底发展商要完成这些楼盘施工,又或是重新找寻发展商接替倒闭了的发展商完成工程,到底还欠多大的资金缺口。其实,一些陷资金链断裂问题的发展商如果缓解了问题,道理上亦不会放任楼盘继续“烂尾”。这笔钱到底要多少,相信现阶段没人能精准计算。但坊间部分人简单地推论出“烂尾楼”的市价,并以此数据去演算政府需要投入多少资金于解决问题显然非常不科学。一些人错误将解决烂尾楼问题等同于整个房地产问题,也夸大了解决问题需要的资金。

不大水漫灌

说到底,中央政府能掌握的数据比坊间任何人都要全面,在制定政策时在量的拿捏应该比坊间的推论更具理性。而且退一步说,即使相关的措施未足以解决“烂尾楼”所制造的系统性风险,中央仍然有空间可以推出更多刺激政策。

毕竟主权国家其实不存在“没有钱”的问题,一些人认为中国没有钱解决问题是肤浅的理解。2008年的金融海啸时中国就推出了四万亿救市措施,十多年前尚能拿出这笔钱,今日又怎可能拿不出?更何况,中国公债水平远低于美国和日本,既然美国和日本的债务都还有操作空间,中国不可能付不出救市的钱。

只是中央政府自从金融海啸后对于救市便十分谨慎,时常强调不要“大水漫灌”。要用海量资金救市是相对简单的事,但其后果往往非常严重。与其像美国联储局那般不顾后果先大水漫灌,再引发起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胀问题,为何不在一开始时,便有节制地维护市场,避免过度刺激带来的后遗症?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制造更多更大的问题,并非治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