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声道|分配的好坏决定社会制度的优劣
今天的世界,人们总是习惯用意识形态及政治立场来划分社会制度的优劣,以及价值观的倾向性。西方国家热衷这样搞,东方国家也不示弱,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统治是最好的,谁也不服谁。
过去美苏冷战时期是这样,到了今天甚至愈演愈烈,政客们可能觉得很过瘾,很有征服感,很有成就感,似乎没有想过倒霉的是无辜的国民。
来稿作者:周海平
纵观这些年,世界发生这么多大事,先有新冠病毒疫情,后有俄乌战争危机,紧接著是美国通胀危机,法国和英国大罢工,约翰逊下台,眼下又来了一单安倍遇刺事件,可谓多事之秋,一件接一件。
不管这些事件造成了多少人死亡,还是引发地缘政治的新的变化,利益博弈和斗争本质的背后,说到底还是“分配”的问题。
分配理论各有千秋 同样必须可持续
但凡学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以及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今日世界有三种“分配”理论:
一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分配理论之“按需分配”原则,即你需要什么,就派给你什么,好像天上掉馅饼,轻松易得。但你不要忘了,国家可是“按需分配”的主人。你的需要,必须经过国家的严格认定才行的。国家是有形的手。
看起来,这种分配形式好像不错,只是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本事选择这种分配形式。听说难点是“需要”二字不容易把握,还有生产者的积极性以及他自己的需求,该如何安排和处理,都是一个很大的科学难题。
二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之“按劳分配”原则。这种分配形式,核心在于只要劳动就能得到报酬,国家是资源的主人。只要国家必须创造按劳取酬的公平环境,国家仍是有形的手。好像马克思说的“劳动创造世界”,似乎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报酬。但“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是国家制定游戏规则,国家是话事者,国家可以根据统治需要干预市场,平衡利益,都是无可厚非的。
三是亚当斯密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理论之“供求关系分配”原则。“供求关系”理论一直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法则,也体现在分配形式上面。即劳动力价格永远体现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取决于行业的稀缺性,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通俗讲,供求关系决定了劳动力价格。只有市场才是有形的手。个人的劳动价值,都受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进一步说,在自由市场的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知识以及特殊技能,是得到高额的劳动报酬的唯一要素。劳动力的定价权,完全受供求关系的唯一影响,而非其他因素。比如今天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供求关系”确定价格以及分配形式。
老实说,上述这些分配形式也是各有千秋,见仁见智,不说谁消灭谁。有一点是公认的,就是所有的分配形式,都应该自然延续,可以施行下去,这是最起码的。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分配形式,必须体现三个最靠谱的指标:国家要有钱,富人有钱赚,穷人过得好。有本事做到这三者完美统一,就是最好的分配形式。这跟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为何这样说?理由是:
一、国家要有钱,可以做大事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当国家有钱,国库充盈,就可以发展外源性经济,主动“走出去”,参与世界竞争,比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开疆扩土,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战略。同时,国家也可以走内源性经济之路,保守经营,关起门来搞建设,比如投资基建设施,民生福祉和军事国防,把自己的事做好,再来考虑外面的事情。
当然,国家要做到有钱,实行好的分配手段必不可少:比如税收政策,出口拉动外汇战略,大兴基建投资工程,土地财政,或是多管齐下的赚钱方式,都体现国家分配的大学问。你说这些赚钱的手段,有多少是“需”和“劳”的分配形式,还是“供求关系”的分配好处,还是兼而有之,想是见仁见智的。
第二层意思,国家有钱,离不开物质和精神的分配。物质的分配自然指的是国民的绝对收入与社会通货膨胀程度的差异,也有四个等级:
绝对收入高,通货膨胀低,生活品质自然很高,有这样本事的国家相信不多;
绝对收入高,通货膨胀也高,生活品质还算过得去;
至于绝对收入低,通货膨胀也低,相信是人为干预的结果;
如果绝对收入低,通货膨胀还很高,那就不足挂齿了。
这一比较,高下就立判。
精神的分配,指得是国家给予国民的法治和自由的程度。这其实也是一种分配,很多时候它的含金量比物质更为重要。为何这样说?因为互联网和新型社交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规则,“世界是平的”,资讯之下,国民都在比较生活品质和法治和自由程度,就像俄乌战争危机,背后的核心要素都是分配引发的矛盾。
一句话,国家有钱当然是本事。你说国家资本主义也好,权贵资本主义也罢,有钱自然财大气粗。我们说,国家不管怎么玩,怎么赚钱,怎么平衡,都撑得下去,这是需要本事的,前提是懂得科学的分配。不懂得分配的学问就要吃大亏。比如眼下的斯里兰卡,搞到今天这个地步,国库空虚,社会通货膨胀,国家被人看不起。说到底,还是不懂政治经济的后果。
我听说完全西化的日本岸田政府,最近也在探索“分配”的模式,看来学会如何分配要比其他的发展策略更具管治效果。
二、富人要有钱,社会有动力
很多人不大理解,为何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政府总是优先救济企业主(广义的富人),优先向雇主倾斜,这是有道理的。一来企业只要开工,就可带来就业、原材料采购以及企业运转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而这是GDP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社会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市场力量;二来企业是市场最活跃的资源要素,企业及雇主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调动企业主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是政府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而非派钱这么简单。
其实只要看看这几十年,发展得好的国家和地区,新上台的领导人没有一个不是带著大企业的老板出访的,所谓“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做生意总是第一位的。美国是这样,欧洲是这样,中国更是如此。可见确保企业主(我们说富人)有钱赚,市场就有动力,就业、原材料采购、企业运转、产品销售以及税收的好事就跟著一起来。市场一旺,社会的动力就起来了。人气永远是富人带动起来的。
而国家懂得分配,甚至二次再分配,便能很好的调动富人的积极性,只要开工,就有现金流,蛋糕做大了,大家都有著数,国家得了大头,企业主有钱赚,就业者有了就业保障,这是基本的逻辑。你说这里面又体现多少“需”和“劳”,以及“供求关系”分配贡献,相信只有富人心里有数,在利益分配上,富人永远是最有感觉的。
所以说,解决了富人的赚钱,社会就有了原始动力,这或是分配的最佳游戏。什么叫“羊群效应”?就是富人的带头羊作用。维持香港的资产价值和股市指数居高不下,便留住了富人,留住了富人,就留住了财富,留住了稳定,资产就不容易下跌。
毕竟,政府永远是“救急不救贫”,派钱终归不是解决社会富裕的根本之道。
三、穷人过好日子,社会秩序好
什么叫穷人的好日子?其实,按照分配理论的指标,也是可以具体衡量的。
一是国民绝对收入的多少(我们说按照平价购买力计算)。一般来说,一个劳动力的绝对收入,足以支付一家人的开支,这是比较好的绝对收入指标。听说欧盟最低工资工时是12欧元,美国是13美元,英国是10英镑,这都可以很好说明分配的价值导向。
二是法治和自由对国民的保障程度。所谓法治,第一是人身安全的法律保障,第二则是财产安全的法律保障。而自由则是指在一个大的清晰的框架下的言论、出版及结社的自由度,这是构成好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要素条件。
我看到这些年,西方社会国家常发生罢工的事情,以及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地区常发生人权的事件,不外乎是社会分配不公,以及法治和自由的问题。总而言之,好的分配形式从来没有阶级属性。“按需分配”也好,“按劳分配”也罢,亦或是“供求关系”的分配形式,只要你的分配令到国家有钱收,富人有钱赚,穷人能过上好日子,“一国两制”成为富有、法治和自由的代名词,各界皆大欢喜,就是世上最好的分配。
作者周海平自2010年由内地来港定居,退休前在电子企业任职投资者关系高级总监。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