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酷热工作难顶 官员派风扇不够喉

撰文: 汤文诗
出版:更新:

连日天气酷热,户外打工仔特别难熬,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本周三(13日)出席立法会会议后,造访地盘并向工友派发挂腰风扇等防中暑工具。工具可助工人稍稍解热,但要长远预防工人中暑、减少中暑祸害,政府必须改革规管职业安全健康的法例、休息时间和补偿制度。

孙玉菡回复立法会劳工界议员林振升的质询,重申现行《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第509章)第6条已规定雇主“须提供或维持在合理地切实可行范围内属安全和不会危害健康的工作系统”,包括制订措施防止雇员在工作时中暑。他强调劳工处去年已进行2.6万多次巡查,并发警告信和检控,又制订《预防工作时中暑的风险评估》指引,并正积极研究根据天文台的暑热指数制订更详细及具体的指引。

灭虫工作须穿保护衣物,夏日更炎热。(资料相片/林若勤摄)

法例已在 为何中暑个案不减

政府在《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 之下的《职业安全及健康规例》,的确具体规定了工作地点清洁、通风、饮用水要充足,然而纵使法例和巡查已在,雇员中暑工伤仍时有发生。劳工处在2019至2021年共登记了54宗个案,而且数字有可能被低估。媒体在同期报道数宗工人怀疑中暑后死亡,但未被处方统计。在上月底,再有一名修树工人怀疑在户外工作中暑昏迷过身。为何当局做了许多工夫,但工人中暑个案未能消退?雇员中暑有时出于身体隐疾,雇员雇主也难以预料,但劳工团体一直也向雇主警告不少职业的工作环境存有中暑风险,惟雇主没有跟进。若有更多雇主改善工作配套,相信中暑个案可减少。

一些雇主轻视中暑风险,一大原因是该评估指引既非强制完成,而且评估过程粗疏。雇主只须委任一名熟悉工作地点工作情况并对热压力有基本职安健知识的人士,以核对表进行风险评估。核对表就是一系列是非题形式的风险因素,例如工作地点气温是否高于32度,员工皮肤是否全湿,受阳光直射,要携重物行走等,然后该人士填写措施和执行时间建议。可是,即使评估内容足够,只要流于自愿性质,或许只会吸引本身已是关顾员工的雇主填写,无法约束其他雇主。

港九劳工社团联会及香港工人健康中心促请政府加强“热疾病”相关规管。(劳联提供)

三招降员工中暑风险 强制评估助巡查

政府也认同酷热日子愈来愈多,户外员工有机会中暑。可是依赖有限人手的巡查和没有约束力的指引,实难规管雇主评估工作环境的安全。要从根本加强保障工人健康,政府须从以下三点着手。首先,政府要强制指定职业的雇主进行评估,这些职业包括户外清洁、建筑、货柜业等。雇主把应对措施记录下来,并把核对表连同照片之类的证明上传至劳工处。此举驱使雇主认真看待评估,而处方派员巡查时亦可把评估内容对照实际环境,以便搜集违规证据。

第二,政府要立法规定当暑热指数预期或正达到某一水平时,工人休息次数和时数会增加。本地劳资关系不平等,政府把休息时段写进法例,能让雇员依法争取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不需再忌惮雇主。

第三,政府要把中暑列入工伤。现时雇员要证明工伤或死亡源自中暑,需要雇员一番举证,而且亦未能依法获得补偿。政府把中暑列入工伤类别后,雇主便要根据法例负起雇员补偿责任。同样重要的是,劳工处要检视为何近年没有记录中暑死亡个案,与传媒报道和劳工团体的判断有落差,避免低估工作中暑情况。

孙玉菡在上任局长后相当忙碌,除了出席立法会外,又走访地盘派风扇,与社福界别中人分享,承诺加强官商学与界别合作,又承诺跟进“没有保护罪”等儿童福利的咨询。局长关心业界和普罗市民福祉的心志毋庸置疑,但再多的承诺亦不及实际改革。除了预防中暑措施要见改进外,另一项必然是他从劳工处处长年代已承提出的缩短破欠基金申请程序。日前他透露年内会达成,那就勿令市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