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声道|文凭试走过十年 要旨在掌握系统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文凭试;HKDSE)迎来10周年寿辰,自2012年起作为莘莘学子踏入专上教育“入场券”的公开考试以来,对应试教育的讨论不绝于耳。现实社会下,应试教育是“必要的罪恶”,因材施教能缩短学生的差距,重点在于掌握学习系统,用诸于社会。
来稿作者:潘俊恩
应试教育追求机会平等
应试教育切合考试制度,追求机会平等,向不同阶层提供相对公平的竞技平台。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九品中正制主观遴选考生,衍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弊端;唐朝科举继承隋朝分科考试,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考试制度为选拔人才提供客观指标,使“将相本无种”,催生应试教育。香港贫富悬殊,2016年的坚尼系数达0.539,为亚洲之最,容易形成跨代贫穷,造型恶性循环。与补偿性原则的结果平等(Equality of Outcome)相异,考试制度为社会各阶层提供晋升上流的机会,使机会平等(Equal Opportunity)。
应试教育能协助下一代更适应考试制度的框架,让学子通往社会期望所谓“成功”的目标,即入读大学,然后进入制度,改变制度。当然,否定应试教育者侧重扼杀学习兴趣云云,反驳忽略教育的意义。但是,该论者忽略社会配套的客观因素。职场环境皆强调“唯学历论”,若主张理想主义否定应试教育,而不思从社会环境改变,实在是本末倒置,甚至扼杀学子力争上游的原动力。应试教育是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写照,亦是学子追求机会平等的后盾。
文凭考试胜于大陆高考
文凭考试相对中国大陆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拥有更公平的门槛。高考因评分和录取标准不一而备受抨击,源于各地人口和教育资源差异巨大。河南省和山东省人口众多,竞争激烈,故高考录取分数线自然较高;西藏自治区人口稀疏,教育资源匮乏,故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这政策建基于人口资质和付出程度相同的假设上,认为人口较多或教育资源较多的省份,导致优异者比例较多,但这不能解释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和综合国力名列前茅的国家,足球发展仍亟待改善的原因。
对比之下,文凭考试相对较公平,其撇除户籍因素,不拘中国大陆考生报考,评分和录取标准也跟香港学生相同,香港的大学跻身世界500强的比例,也较中国大陆的大学多,而且提供众多选修科目且可以自由组合,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和兴趣所在,较高考只分文科和理科,以及大学才确定职业方向而言,文凭考试显然效率更高,更获得280所遍布17个国家的海外院校承认成绩。值得留意的是,身处中国大陆的中国大陆籍考生,不能以文凭考试成绩报读中国大陆的大学,只能报读香港或外国的大学;只有香港籍的考生才能以文凭考试成绩报读中国大陆的大学。文凭考试与高考同样催生应试教育,但无论在机会平等、大学质素配套、科目多样性和国际认可度上,均较高考优胜。
学生三分推动因材施教
文凭考试作为香港应试教育的终点,将学生划分三类有助互相补足,尽量降低学习成效差异。撇除根据学生成绩明确划分班级以有效分配教育资源的争议,在同一学习环境下,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三类:第一类:学习动机强且基础强;第二类:学习动机强但基础弱;第三类:学习动机弱且基础弱。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乏教授课本知识和应试技巧。
第一类学生掌握相关内容的能力较其他两类为高,日常学习已经不能满足该类学生的需求,会于额外时间自行补习和操练试题,考试自然得心应手,教师无需过份操心其学习状态,只需提醒考核重点即可;第二类学生大多不乏对学习的热诚,惟未掌握基本知识,基础薄弱,故重点在于将其学习系统化,协助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将考核重点重新组织属于自己的体系,如将考试题型分门别类、背诵万用写作框架和自行制作笔记等等,有助消化考核内容,并鼓励向第一类学生请教,在学习动机相若的情况下,有助带动整体学习气氛,在最短时间内提升成绩;第三类学生大多处于自我放弃的状态,缺乏自信导致损失学习动机,故重点不在速效提升学习成绩,而首先在于激起学习兴趣。教育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主张启发学习,如提问较简单的基础问题,吸引注意,然后以难题刺激起其理性思维,促进寻求解决办法,最后提升其成就感,并鼓励其向第二类学生学习,进一步提升学习动机,再逐步补充基础知识和应试技巧,而第二类学生在过程中亦能重温基础知识,相辅相成。将学生划分三类并非以学习成绩标签化,而是透过互相补足,达致学习动机和成效上的正面循环,尽量减少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
系统学习拼凑凌乱碎片
将学习系统化有助形成独有的知识体系,配合应试教育。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文凭考试亦是职场晋升指标的缩影,故重点不在学习学科知识,而在于“学习如何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应试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学习规律和系统,科目知识很大程度上服从于考试制度框架,当中包括出题趋势、考试题型和应试技巧,不断进行归纳、演绎和拓展,故于应试教育中掌握学习系统,等于在职场上掌握客观晋升指标,亦等于在社会上掌握指定生存法则。能力高的学生善于透过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储存及组织资料,形成知识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
文凭试中国语文科被称为“死亡之卷”,于2024年的考试仅存卷一阅读能力和卷二写作能力。卷一阅读能力除甲部可掌握的指定阅读篇章(范文)外,乙部的阅读能力考材(课外文章)是学生的坟墓,亦是考生能力的分野,指定阅读篇章的考核不外乎断句语译、字词解释、写作手法和课文内容四个部分,当中试卷会出现众多变体,不断转换提问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系统教学,学习碎片凌乱;相反,若将教材划分以上四个部分,则有效形成学习系统;至于课外文章提问的段落大意、表达效果和修辞手法,答题格式不外乎归纳、线索和情感,而短题目提问的矛盾、深意、主题、体悟、感受和“为甚么”,则需额外提及经历和情感的转折,答题格式同上,答题关键字有“记述”、“描写”、“借”、“象征”、“抒发”、“表达”和“暗示”等等,以及各类情感的词语。
卷二写作能力甲部的实用写作,考核的书信、评论、建议书、演讲辞、报告和专题文章有其独特的格式,措辞和组织亦各异,同样是考核归纳资料和演绎见解的能力;至于乙部的命题写作,常见的议论文是系统学习的经典代表,只需掌握角度、主题句和小总结,清晰表达论点、论据和灵活使用八种论证手法,以及交叉使用古、今、中和外的例子,配合首尾呼应的引论和结论,得分并不困难,上佳的时事评论亦与之一脉相承;抒情文的系统在于事、景、情、理、想和人六大元素,混合各类写作手法而成的“考试作文”,惟日常教材并无系统教授写作,配套不足使学生无所适从。中国语文科并不等于中国语文,前者是对考试制度的理解能力,后者是对知识的追求。文凭考试作为应试教育的成绩表,需要将日常教学碎片组织成笔记系统,再将其千篇一律应用至考试。
文凭考试作为应试教育的一员,是现实社会追求形式主义的副产品。学子自幼便于成人设定的规则内学习,文凭考试只是社会诸多挑战之一,掌握考试系统便等于掌握别人设立的生存系统,当然亦可以不服从社会既定规则,另辟蹊径,前提是需要掌握另类的成功之途,如投资、家族生意和依亲等等,归根究底也离不开“系统”,虽然残酷,但却现实。所谓“现实合乎理性”,文凭考试催生应试教育,有利增加社会流动性,使机会平等,符合人类竞争和进步的客观规律,因材施教能尽量收窄学生差异,当中的系统有迹可寻。
作者潘俊恩是城市智库成员、立法会议员助理、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社会科学硕士。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