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的士保险燃眉之急 更要完善业界环境
的士保险业界龙头泰加保险早前拒绝承接的士保险新单,近日再去信业界指,指明会在7日通知期后“退保”。保监局周二(4日)回复报章查询指知悉事件,为确保市场稳定运作和避免对的士业及巿民造成影响,较早前已联系香港保险业联会及其他保险公司拟定方案,现时已有保险公司同意向受影响的投保车主,提供30日的按保方案,确保的士不会因为保单被取消,因而突然未能符合法例行车。
由于汽车必须要备有有效和符合条例规订的第三者伤亡责任保险可在道路行驶,而早年受金融海啸冲击后,汽车保险业界开展了“割喉式”的减价战,泰加保险以保费价格优势在该段时间吸纳了大批车主投保,自始就成为了的士保险业界的龙头。
虽然香港有五十多家有牌承保车险的保险公司,但因为的士保险亏蚀严重,导致只有不足十家保险公司愿意接受的士保险。据的士业界估计,泰加保险现时承办逾万辆的士的车保,市占率达到六成,当龙头公司拒绝再为业界承保,便导致了大量的士有机会被迫停驶的局面。
即使现时有四间保险公司提供临时承保计划,包括中银集团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太平保险,以及招商永隆保险,市场能否在短时间消化大量需求仍是未知之数。
须对正泰加弃保原因下药
泰加保险表示,暂停承接从其他保险公司转移新的士保单的行为是为了避免被长时间被停止外币投资,而导致潜在财务损失。不过其实在去年十一月底“泰加保险”就已经接获保监局同意恢复其外币投资,现时仍然有进一步的退保行动,背后原因值得社会深思。
即使的士保费在近年间持续上升,但泰加保险仍然选择退保。在2005至2020年的16年间,保险公司于的士业务中有11年录得亏损,个中当然有商业和经济因素,但原因是否仅此?
立法会曾探讨的士车保问题,总结出包揽诉讼猖獗、及司机驾驶安全两大问题,或许可以视之为导致的士保险业务索偿成本增加的因素。例如在2017至2019年间车辆保险骗案涉案金额由一至两万不等,但在2020年就急升至143万。另外,目前1.8万多辆的士行驶,涉及的交通意外同比亦有轻微上升趋势,在2017至2019间就由3,837上升至4,198宗。
政府要扶正行业生态
泰加保险退保是其商业决定,旁人难以置喙。局方现时协调的士业界与其他保险公司,有助令事件放缓,不过假若行业根本需要未被正视,亦难免再一次发生退保危机。
长远而言政府亦应负上扶正行业生态的负任,例如可以考虑强制司机安装行车纪录仪及加大打击包揽诉讼力度以保障保险业界利益,营造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经营环境,令两个业界都能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