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应该接种疫苗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周二(4日)宣布2月24日起扩大“疫苗气泡”,届时进入食肆、健身室、公共图书馆等均须接种最少一剂新冠疫苗。

本港疫苗接种计划去年2月开始,至今接种率七成多。余下两成多尚未接种的市民对疫苗仍然犹豫,或许忧虑副作用,或许认为香港目前疫情受控,没有逼切性接种。但随着Omicron变种病毒的传播,第五波疫情萌芽,合适的市民无论如何也应该尽快接种疫苗。

是否接种疫苗当然是一种个人自由,但若然确诊及传染他人,其实也是对医疗系统的负担及对社会的影响。政府将在2月24日扩大“疫苗气泡”,既有助减低疫情传播,亦是鼓励市民接种疫苗的方法。权威医学刊物《针刺》1月1日便刊登一份研究,指出丹麦、以色列、意大利、法国、德国和瑞士的经验可见,在疫苗气泡实施前20天及生效后40天,民众的疫苗接种率得到提高。

接种疫苗显著减轻病情

一些市民认为接种疫苗后的人仍然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因而质疑疫苗成效有限。但疫苗从来不是说百份百免疫,而是减少感染的可能性,而且可以显著减低病情,从而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以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的数字为例,没有接种疫苗的入院率比起已接种的高八倍,而接种加强针更能降低88%入院率。

世卫欧洲总监克鲁格(Hans Kluge)日前指出强制疫苗只能是最后手段的同时,也承认若非大规模接种疫苗,死亡个案可能多很多。根据他引述的研究,以去年11月计的过去一年,全球500万人死于新冠病毒病,但若非多国展开了大规模疫苗接种,大约再多47万人已经因此病殁。

梁卓伟:Omicron可致医疗系统崩溃

事实上,一些欧美国家或城市已实施类似的疫苗要求以加紧防疫。例如纽约市民必须完成接种疫苗,才能进入室内食肆、酒吧、健身中心、戏院等场所。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二(4日)接受当地报章访问时亦表示,“由1月15日起,你们(未接种疫苗者)不能进入餐厅,不能去饮咖啡,不能去剧院,也不能去戏院。”

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周三(5日)表示,相信第五波疫情技术上可能已经开始。另一名顾问、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亦指出,若香港爆发Omicron传播,每日死亡个案可达120宗,本港并不能承受,医疗系统一定崩溃。疫情已经来到,“为什么我们应该接种疫苗”的问题不是已有明确答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