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三年后始初煦 西九成功怎延续?

撰文: 汤文诗
出版:更新:

旅游发展局主办的“香港缤纷冬日巡礼”,利用西九文化区艺术公园的大型户外空间打造圣诞小镇,当中高达20米、约六层楼高的圣诞树吸引了大批市民到访观赏“打卡”及野餐,即使在疫情下亦无损圣诞气氛。

活动得以顺利举行其中一个因素要归功于充足的硬件配套,倘若香港失去了西九文化区所提供的大型公共空间,场地物色工作将对大型公众活动构成一大障碍。增加场地供应只是西九文化区其中一种附带提供的功能,其背后愿景是要为香港创造文化地带,促进本地艺术界互动、合作与发展,而这一愿景就在戏曲中心与M+博物馆陆续开幕后迎来了署曙光。

成绩亮丽终于本年创出

早于1998年,时任特首董建华就提出要在香港创建一个文化区,希望将香港发展成为亚洲文化艺术中心,但计划不但未有一帆风顺。更要等到十年之后方于立法会通过成立法定机构──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开始修订西九文化区的发展格局。及后在计划进行期间要解决的问题亦层出不穷,整个西九文化区要面对的舆论压力可谓与日俱增,硬件配套方面曾发生过建造工程延期及计划超支;而软件配套上,管理层人士变动不断、M+馆藏展品价钱及加设故宫博物馆等亦多次引起社会争议。

部份问题在M+博物馆开幕后得到平反,尤其当开幕一个月已录得25万入场人次的佳绩,不但有市民认为展览作品丰富,更表示场地建筑设计舒适,细节到位,总算为西九文化区的发展吐气扬眉。而且近日亦迎来另一个好消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回应报章查询时指,随着疫情缓和,戏曲中心主要表现艺术场地租用情况逐步回复正常,戏曲中心大剧院及茶馆剧场的使用率均较今年第一季有所增长,分别由五成二增至八成,及五成八增至六成四。

持续发展成下一个考验

西九文化区由概念受欢迎及成为市民消闲热点,历时23年的建设园区课题总算告一段落,现时成绩亦算是对社会有一个交待。但局方未能止步于此,因要令整个计划达致可持续发展仍有改进空间。

以戏曲中心为例,由于场内设计及音响设备先进,资源值得被善用而非投闲置散,有见现时场地使用率从未爆满,可以考虑放宽对非戏曲演出的审批条件,让更有艺术团体有多一个可演出场地作选择。尤其当现时西九管理局以自负盈亏方式运作,此举同时有望帮助增加局方收入,一举多得。

其实重点就落在要让西九文化区保持文化多样,避免画地自牢,正如局方的愿景要促进本地艺术界互动、合作与发展,当M+已明言展览会随时推陈出新,自由空间与艺术公园会邀请不同音乐人到场表演,甚至举办音乐节。下一个要跟上时代脚步的就是戏曲中心,当文化区内各个单位都可以做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方得令整个计划可以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