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族裔仍处防疫政策边缘

撰文: 汤文诗
出版:更新:

政府周一(6日)公布“安心出行”最新安排,市民由周四(9日)起到任何食肆堂食,必须使用“安心出行”,而65岁以上长者、15岁或以下人士、残疾人士及其他获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认可人士,如没有智能手机的无家者,则获豁免安排,进入处所前可以填写指定表格代替使用“安心出行”应用程式。

在新规定之下,A类食肆运作模式将取消,此后须按B类、C类或D类规定营业,包括要求员工接受定期检测或接种疫苗,同时B类食肆可提供堂食服务延长一小时,即晚上11时止。收紧防疫工作规范以给予饮食业更大营业弹性固然是一个可以同时兼顾到大众安全与业界利益的做法,然而“安心出行”各种现存问题仍然需要加紧处理,方可将其效益最大化。

政府要带头克服困难

早前政府处所需要强制使用“安心出行”后,不同执行问题一次过浮现,突显局方事前计划未够完整,尤幸应对措施推出及时才让乱象稍见舒缓,可是直到现时仍有一些困难尚待克服,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整个程式操作,以便社会中每个持分者都可以受到保障。

当局现时打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协助大众习惯使用“安心出行”,例如将会向无家者等人士发出证明文件,以及向曾申请安心出行二维码的餐饮处所发电邮,有需要食肆亦可申领安心出行二维码胶套等,不过对于社会上少数族裔难以掌握“安心出行”问题就还未得到充分处理。

街市强制使用安心出行。(欧家乐摄)

少数族裔容易被忽视

根据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结果,香港约有584,383人报称为非华裔人士,约占人口8%,同时由2016年人口普查资料可见,撇除外籍家庭佣工后,能阅读英文的非华裔人口有86.1%,而中文则只有16.9%,当“安心出行”程式本身及政府抗疫专题网站中绝大部分消息及短片形式宣传资料都只提供了中文版本,难免会提高他们获得资讯的难度,而且程式推出逾年,仍然未有中、英以外语言版本推出,无疑对非华语人士造成不便。

除了消除语言障碍之外,更应多下苦功及投放资源去应对更根本的问题——少数族裔人士对于使用公共服务的意识偏低,即使意识到问题亦未必能清楚可以从哪里得到协助。2018年3月,扶贫委员会辖下特别需要社群专责小组委托进行政策二十一和香港大学研究团队进行“少数族裔对公共服务的认知和满意程度研究”,指出有学童的南亚裔住户当中约85%12岁或以上人士表示未曾使用公共服务或在使用公共服务时未曾面临困难,亦有不少回应者指不知道少数族裔人士中心提供的服务。

虽然自2020年3月起社会福利署委托了三间非政府机构设立三支少数族裔外展队,但每支队伍估计人手编制为11人,三支外展队在2020-2021年度共接触2,645名少数族裔人士,平均每队每月接触73人,而全港少数族裔住户超过12万,以外展队人力其实难以处理大量目标人口问题。

有见及此,政府除了有需要着力更新“安心出行”语言版本以协助少数族裔人士投入防疫工作,填补好防疫工作漏洞,更有需要投入更多人手去教导他们如何善用公营服务及寻求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