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尔班的难题也是现代社会的挑战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我着教宗方济各不要让基督教匈牙利消亡。”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周日(12日)与到访的方济各会面后,在社交媒体上如此说。

尽管三年前一项民调显示,仅一成四匈牙利人认为宗教重要,一成七人每月上教会最少一次,但大体而言,基督教还是跟匈牙利以至欧洲有着密切不分的文化关系。而这个关系亦被以前是无神论者、现在以基督教欧洲捍卫者自居的欧尔班所强调——或者说是利用。

基督教欧洲与伊斯兰世界

就好像中古时期的十字军东征,或者在近代与鄂图曼帝国的抗衡,基督教欧洲一直视来自东面的伊斯兰势力为敌。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欧尔班年前曾向国民推介《欧洲的离奇之死》,渲染新移民对欧洲文化、宗教及传统的威胁。

所讲的保存基督教匈牙利或基督教欧洲,没有说出来的半句潜台词就是反对伊斯兰移民。反移民情绪在几年前的难民潮中最为高涨,上个月阿富汗政局丕变后,被视为德国总理默克尔接班人的拉舍特(Armin Laschet)便指不会重蹈2015年难民潮的覆辙,欧洲理事会表示会避免再次出现非法移民潮,法国总统马克龙也矢言“保护我们,对抗大型非法移民潮”。

虽然说欧洲排拒伊斯兰移民,但我们不难发现,个中又往往跟经济条件有一定关系。例如叙利亚内战后引发的难民潮,不少便被视为没有甚么经济能力,将成为欧洲国家负担的一群。试想像若然他们较为富裕,或者有经济能力自力更生,欧洲人的抗拒心态又会是同一样吗?但反过来说,这也部份说明了移民对原本社会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甚至应该——透过资源分配等经济政策来应对。

处理差异而非操弄对立

可惜的是,近年不论左翼或右翼政客只热衷于身份政治,例如左翼高举大爱、普世的旗帜,忽略社群价值和文化肌理的重要性,右翼则操弄排外心态,激化我者与他者的矛盾。后者甚至不只见于欧尔班或英国首相约翰逊,连在脱欧谈判中代表欧盟的巴尼耶,当他现在要竞逐法国总统之位时,竟也倒过来批评欧盟的移民政策。事情既是讽刺,也折射出政客在选票面前容易变得民粹,而非务实解决问题。

其实在廿一世纪,人口流动频繁——疫情导致的阻隔是例外,不同文化和宗教的人碰上已是不可避免,多元不是理论而是现实。若说政客总爱操弄对立,政治家则应该超越矛盾,透过政策合理、公平地对待不同群体,让他们和平地共同生活。若能促进良性互动及彼此认识,差异带来的便不再是矛盾和冲突,而是文明更丰富的绽放。

从这个角度看,匈牙利或欧洲即使希望保留基督教文化,也不代表要将伊斯兰移民拒于千里之外,而是考验政治领袖及社会如何看待差异和接待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