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塔利班十日变天 美国理想主义南柯一梦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随着阿富汗总统加尼(Ashraf Ghani)流亡,武装组织塔利班进驻首都喀布尔(Kabul),阿富汗政府无疑已经倒台。《纽约时报》以“阿富汗的悲剧”、“美国在阿富汗的时代终结”来形容阿富汗即将进入新的时代,而身处于喀布尔的民众更是被形容为正在进行“疯狂的疏散”(a frenzied evacuation),首都的机场拥挤得水泄不通,不少民众以及曾任职阿富汗政府的官员都争相逃离家园。

经历二十年的时间,美国在阿富汗境内扶植和建立的民主体制以及其相关社会制度,在华盛顿宣布撤出阿富汗以及塔利班武装兵临城下立即土崩瓦解。事件亦正正说明如果一个社会只是依靠外国政府的援助和干预,那个国家体制在他国政策改变下只会变得不堪一击,政治制度和社会建设也可以迅速分崩离析。过去二十年美国政府以干预主义、世界警察的姿态“警恶惩奸”,今日在阿富汗却只换来败走的结局、超过2,400名美国士兵客死异乡、上千亿的军费开支,对于当地人而言,更是即将由原教旨主义推行高压政策的后果。

阿富汗局势:塔利班取得首都喀布尔的控制权后,不少阿富汗民众8月15日步行到喀布尔机场,希望可以乘搭飞机出国避难。(Reuters)

莫名其妙的二十年 干预主义的失败?

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经历二十年的光景,如果说这个国家又打回原型也许亦实不为过。90年代苏联解体起,塔利班组织便成功以宗教的号召以及阿富汗人民对于解体后阿富汗政府腐败的不满推翻了纳吉布拉政府,1996年成立政教合一的“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政权获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及巴基斯坦三国承认。2001年的美国世贸中心双子塔发生911袭击后,美国遂展开了全球的反恐战争,矛头除了针对911恐布袭击的主脑、阿尔盖达组织领袖拉登(Osama bin Laden),亦同时包括当时据说为拉登提供资助以及藏身之所的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2001年10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遂向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打响了第一炮。自此,美国便在阿富汗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美国在占领阿富汗期间亦曾经打算为阿富汗建立现代的民主体制,结果明显地事与愿违。2004年在美国协调下,阿富汗通过了新的宪法,并且举行了首次的总统大选;而阿富汗的民选议会亦在2005年产生。然而,由于政治体制的设计以美国式理想价值为蓝图,与阿富汗的历史以及政治、族群、教派现实脱轨,这个外置的政治制度只是在一个多民族、幅员广阔、各自为政、充满矛盾的国家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单一制的国家体制。其直接结果亦自然是各地的军阀部队仍然各自为政,阿富汗政府只是成为了美国政治、军事、外交上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最终,美国政府亦只可以如越战时西贡(现称胡志明市)陷落前夕一样“果断”决定放弃阿富汗政权。

随着塔利班势如破竹,阿富汗大批民众逃到首都喀布尔暂避。(REUTERS/Stringer)

“你的失败实验,我的失败国家”

今年4月,美国总统拜登向国民发表讲话时表示,“是时侯完结美国最持久的战争......我们因为2001年的911年恐怖袭击而来到阿富汗,然而2021年不能解释我们为何仍然身在当地”;他同时亦说,“部份参与战争的士兵甚至在2001年我们国家受到袭击时还未出世......阿富汗战争从来没有预期会跨几个世代。”无可否认,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二十年来,反恐战争和军事干预成为了美国政治外交的代命词。最终,花费过百亿美元的军费开支、超过二千美国军事人员的人命伤亡,美国终于接受到在阿富汗建国实验的失败。

当美国在阿富汗的建国实验证实失败,然而阿富汗人民亦为此付上沉重代价。根据统计,自2001年阿富汗战争开始,超过24万人员在阿富汗以及其周边地区死亡,其中超过7万人为平民。今日国家亦再度跌入分裂和塔利班的统治,民众预期塔利班组织将大规模清算曾经与美国或阿富汗政府合作的人员,妇女亦将再次面对不人道的对待。面对今日阿富汗的残局,除了说明了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失败和错判,是否亦向世界说明了美国干预主义是时候迈向终局?干预主义的美国外交政策似乎未有为某些地区带来和平和稳定,反而只有旷日持久的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