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容易治理难?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接受报章专访,提及他作为主席的资格审查委员会将为政治选举从严把关,又提及要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等。惟他已经不再是昔日的保安局局长,而是特区政府的第二把手,作为政务司司长,他在社会及民生政策方面的著墨显然太少。

李家超在《星岛日报》的访问中表示,“在施政方面扫除了障碍,要开展处理民生问题、发展问题、社会问题、房屋问题、青少年就业问题等。”但具体而言,民生、发展、社会、房屋及青少年就业问题是怎样,他却没有多说,只谓以民为本,要了解民生所需、市民日常面对的困难。

在上个月,特首林郑月娥曾经表示将与李家超各自分工,她本人在扶贫、青年、少数族裔方面多做工作,李家超则负责维护国家安全。众所周知,出身政务官的林郑历任社署署长、发展局局长等,而李家超由警务处到保安局都是以治安为主,这个分别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李家超未有具体说明其社会及民生政策的主张。

但这个理由又是否充份?首先,即使以林郑月娥为例,亦不见得她能以治理为重。在住屋方面,她虽然表示要“持之以恒的供应土地决心”,但她只知推展交椅洲人工岛的研究及新界北的规划,至今未有大规模收回棕地及农地,以重新掌握土地供应及规划的主导权,甚至将土地问题诿过于要“全社会动员”。上月林郑不论是出席香港杰出少年选举或是九龙社团联会,其致词发言也是三句不离国安法、止暴制乱,对于实际的青年工作、社区发展皆是笼统带过。

社会治理环环紧扣

其次,就李家超而言,是否主管保安局就不用掌握民生问题、社会问题甚至青少年就业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是,若果社会上的童党增加,青少年罪案率上升,难道与青少年的教育、家庭及就业无关吗?2019年社会骚乱持续多个月,政治诉求诚然是主因,但烈火之下的干柴,社会长时间以来积聚的怨气和怒气,难道为官者看不见吗?保安局的工作本来就应该跟劳福局、教育局、发展局、运房局等密不可分,若果以割裂的视野、各自为政的心态处事,香港这个城市失治,自是必然。

在过去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政府官员只围绕于止暴制乱,但“治安牌”不能一直打下去,更不可能用以开脱怠政和懒政。近来一些人好像意识到改革之需要,却仍然只是空说“改革”、“民生”等字眼而毫无理念可言,遑论有实际作为。这是因为治安容易治理难吗?还是其实治理并非那样难,而只是为官者没有转换意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