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追求独立于中美之外的自主性
美国总统拜登上周完成了访欧行程,出席了包括七国集团(G7)、北约峰会以及与欧盟的双边会面。比起上届总统特朗普在2018年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剑拔弩张之时,这次拜登的欧洲行的气氛明显更为和谐,有助于重建美国声誉。拜登在G7峰会后也指这次对重建美国与朋友之间的信任有一些进展,并对联合公布的结果大致满意。不过,虽然拜登在重新宣传“美国回来了”上取得一些进展,但美国所打的“联手对抗中国牌”却未能成功打动几个欧洲大陆国家。
如果将拜登这趟欧洲之行的任务定为重建美国与欧洲盟友之间的信任的话,那么它整体而言是成功的。至少在G7与北约这两个由美国拉头的组织中,并没有出现美国与盟友明显的冲突场面,两者最终都能顺利发布联合公布,且当中不少篇幅都放在了美国念兹在兹的应对中国问题。不过,拜登自上台后便积极收复美欧关系,近来也在一些影响双边关系的问题如关税及制裁北溪二号等问题上向欧洲退让示好,再加上美欧始终多年朋友。在双方其实都有意欲改善关系的前题下,拜登此行获得这些结果其实也是意料中事。
但如果换个一个角度,说拜登此行的主要目标是意欲联合盟友展开对中国的包围网的话,则其成果则难言亮丽。以法、德为首的欧洲大陆虽然同意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但却不愿将G7及北约等组织让美国主导成为“反华”基地,它们不想营造多一场以价值观对垒为核心的新冷战,并希望在中国问题上保有更大的独立性。
法国追求自主独立之路
早有不少消息指出,在G7与北约会议间,法、德等欧洲国家并不太满意于美国意图将组织打造成对抗中国的平台。比起德国总理默克尔比较低调的作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这方面的倾向则比较明显。G7的公报中有不少针对中国的部分,包括提到新冠病毒的溯源调查,香港、台湾、新疆问题等对中国敏感的话题,也直接提到了如何应对中国不公平贸易等问题,以及以“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 B3W)与中国“一带一路”抗衡。虽然如此,但马克龙在G7峰会后的记者会上,却又解释道,西方要承认中国与他们不同,应在贸易、气候、发展等各方面与其应发展合作,而非夸大分歧,且交流须要坦诚及尊重等。他强调G7不是反华俱乐部(G7 is not a club hostile to China)。他也说,即使是新冠病病的溯源工作也不能只听某一个国家的片面之词,而须由世卫以科学、实是求是的态度带领研究。同样,在北约峰会之后,马克龙也指法国在印太不会站边,希望欧洲既不是成为中国附庸,也非与美国一样立场。
其实,这已不是马克龙第一次强调欧洲要自主。早在2019年特朗普还是美国总统的时候,马克龙就曾批评北约“脑死亡”称欧洲应该更自主,及主张欧盟建军。事实上,除了马克龙之外,法国一直以来也有着强调能独立于美国之外的传统外交政策理念。带领法国走出二战,被称为现代法国之父的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在战后便一直主张法国必须要独自研发核武,以具备能不被卷入美苏冷战的自主性。在拥核后不久,法国更于1966年退出北约指挥机构,一直到2009年才重新加入。即使至今为止,法国也是其中一个豁免于指派部队予北约统一指挥的成员。马克龙继承了“戴高乐主义”中独立于美国之外的意念,但与以往不一样现在不只是追求法国一国的独立自主,而是联合德国等推动整个欧盟能独立自主。
可以看出,欧洲想在世界事务更为独立自主,极力避免被美国挟持其上对抗中国的战车之上。即使欧洲对中国强硬也是基于对欧洲对有利的基础,因此与其说美欧结成围堵中国的战线,倒不如说中、美、欧三者鼎立的局势可能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