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17+1”遇冷场 多边合作需要互惠共赢
中国与中东欧的“17+1”国家领导人峰会原订于去年举行,惟因疫情所困,改至本周二(9日)以视像形式举行。此次包括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罗马利亚等数国早表明领导人不会出席,改派较低级官员参加,有评论因而认为中国碰到冷场,中国拉拢中东欧的努力受到打击。
从2012年中国及中东欧(当时为“16+1”)建立相关会晤机制起,中国与会代表一直为国务院总理,而其他各国则多以国家首脑出席。今年的会议中国破格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但却有数国反而改派较低级官员出席,的确似泼了一盘冷水,西方媒体的解读并非捕风捉影。
如果说中东欧国家普遍对与中国“17+1”合作计划的反应不及以往热烈,原因显然为“17+1”的框架成立了已经九年,一些国家未能感受对中国所承诺的加大投资与促进经济,明显出现了厌倦情况。有指部分国家觉得欠缺实际的经济内容,合作流于政治化,因而未能带来什么经济效益。
期待难免有失望
中国外交的一个特点是强调合作带来实际利益,少讲政治意识形态,如今若中东欧国家误以为中国只会空谈,实际上只是操弄地缘政治,那样并没有好处,值得中国警剔。客观而言,过去十年中国在中东欧作了不少投资和布局,例如中远集团根据2016年的协议,以2.8亿欧元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51%股权,五年内完成强制投资3.5亿后,再以8800万收购16%股权,前后投资近6亿欧元(约56亿港元),这还未包括3,000名以上的职员。这些资金与职位对深陷财赤的希腊自有很大意义。另一例子是中国的河钢集团收购连续已多年亏损的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Smederevo)钢厂,保住了5,000多个职位,成功转亏为盈,并成为塞尔维亚最大出口企业之一。
不过合作讲求的是互惠互利,并不是“开善堂”作经济救济,更加不是“以钱买影响力”的金钱政治。中东欧17个国家各有差异,也不太可能每个都能从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得巨大利益,中国也没有理由不计回报地坚持对每一个国家进行投资和经济合作,一些国家从热切期待转化成感到失望,也是难以避免。
周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议上承诺未来五年从中东欧进口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这个承诺是中国扩大进口、改善国民生活的计划,希望与中东欧国家互惠互利。不过,就像投资一样,这些出口机会也不太可能平均地惠及所有17个中东欧国家,五年后若有国家对与中国合作感到失落,也并不稀奇。
中国不可能每个国家都带给他们可观的利益,这是要客观看待的事实。中国与世界各国提倡多边合作,是一种方向,是打开大门的一个表示。中国将尽量开放可能性,但实际上国与国之间能有多少合作,讲求的还是大家能否找到利益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