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生育不足开放三孩 香港须未雨绸缪
周一(5月31日)是内地儿童节(6月1日)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当日宣布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措施,被不少网友戏称为国家送给小朋友的儿童节礼物。然而从民众消极的反应看来,三孩政策能多大程度的达成政府“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等政策期望,仍是一个问题。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实施一孩政策以限制人口过快增长,然而这一政策从十数年前开始逐渐不符合国家发展趋势,不仅加重了独生子女的养老负担,也令中国人口增势逐步放缓,面临失去人口红利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当局今次推出三孩政策,便是试图扭转此一局面,然而人民对此似乎并非太有兴趣。
内地民众的消极反应首先源于对过去执行计划生育的不满。比如有网民留言指著名导演张艺谋三胎超生罚款应该“退钱”,内地多个社交网络平台上亦有不少人都趁此讲述自己亲友过去因超生而被罚款、降薪、解雇等故事,当中甚至还有百日无孩和大月份强制堕胎等悲情故事,由此可见民众对过去计划生育执行时造成的伤害并未完全消化。从严行只生一个到开放二胎、三孩之间,不仅仅是国家政策的单方面开放,更需要政府与民众就过去政策执行的伤害达成和解,才能让社会继续向前走。
关键不在开放“生”而在帮助“养”
民众讨论的第二个重点在于现时社会环境是否真正适合生养三孩。在放宽政策公布后,“上有四老,下有三宝,中间两个,死了拉倒”、“政府觉得我不买劳斯莱斯(Rolls-Royce),是因为限购吗?”等评论迅速风靡网络。这显示年轻人被压制的生育意愿涉及多个社会问题。既有一孩政策让八零后、九零后承担了更重的养老负担,也有对目前国内劳工权益保障不足、父母难在家庭与工作间取得平衡等问题的不满,更不用说有持续高企的物价、房价等实际经济压力。
虽然政府说此次放宽三孩政策会予以相应配套支援,比如保障女性就业权益、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优生优育的服务水平及治理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但这些措施要么未能精准对症下药,要么未有拿出能让人信服的具体措施。像以往开放二胎时社会就讨论过女性就业公平与教育资源平的问题,然而它们至今仍令不少家庭头疼,内地近日热播剧《小舍得》也依然在讨论职场妈妈升迁、孩童入学竞争等社会痛点。三孩政策若想成功达致改善出生率的目标,关键在于配套措施能够真正给予生育支援,以及透过劳工、房产、教育等其他方面的社会改革缓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
香港生育问题 政府责不可卸
对于香港来说,本地虽无任何生育限制,不至于像一些人批评内地情况那样属于为时已晚,但生活压力所造成的生育意愿低下却比内地更为严重。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在最新的网志中提到,香港生育率在去年首11个月再创历史新低,跌至比内地数字还低的0.87,并且也是本地首次录得了超过出生数字的死亡数字。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不仅会带来增加养老、医疗等社会问题,更会让失衡的人口结构窒碍香港的长远发展。
与内地相比,香港的生育压力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冠绝全球的楼价、工时长度等带来的生活压力,香港切实的生育支援亦不如内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62条规定了“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而根据分娩方式和各省自由定制的额外产假,不少省份实际给予产假都在150天以上,西藏更高达一年之多。反观香港法定产假才刚刚提升至14周,难令职场妈妈平衡生育与工作。
再如香港极度匮乏的幼儿照顾名额,更是让不少职场女性对生育却步。立法会2018年的研究简报数据显示,香港2岁以下的幼儿照顾名额短缺率为95%,2至3岁年龄段的短缺旅为16%。幼儿托管不仅一位难求,更因政府只资助该等服务约两成的营运成本,导致月费中位数在五千左右,让不少基层妈妈为难。
香港不仅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高,政府生育支援的不足,更让不少家庭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经济上,都难有生养的条件和意愿。虽然中国生育鼓励政策的细节仍待探讨,但显然中国已意识到社会面临生育不足的危机。而香港政府又是否看到了港人生育意愿低靡、人口失衡问题相比内地过犹不及?生育诚然属于个人选择,但为人民降低生活压力、增加生育支援、营造适合生育的社会环境都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更是社会长远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