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表面缓和 对华围堵犹在
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周一(3日)起在英国伦敦举行,期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除了正式会务外,亦先后与英、日、韩三国外长双边会谈。毫不意外地,美国当下最关心的正是中国。在美英代表见面后的联合记者会上,《纽约时报》的记者提问提到G7会议为何邀请了一些额外的国家如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参加,却仍没有邀请重要的中国及俄罗斯。英国外相蓝韬文(Dominic Raab)首先回应指,他认为有必要有一个组织可以将有“相同想法的国家”(likeminded countries)连结在一起以讨论如何应对挑战。布林肯在肯定蓝韬文的理由时,又强调这并非想围堵中国,只是为了维持国际基于规则的秩序。他甚至称维持这个“基于规则的秩序”(rules-based order)对中国也有好处。
这次美英双方的讲话口气显得比较缓和,也刻意地强调自己并非针对中国,试图减低与中国的对抗气氛。不过,从讲话中的细节看,放轻的只是表面的口气而已,实际上却难掩两国以西方为中心的根本逻辑。
当中最为突出的是布林肯再次强调“基于规则的秩序”。布林肯时常于外交场合提到的“基于规则的秩序”。但如果挖深一层去思考,到底什么是“基于规则的秩序”?如果这说的“规则”是建基于全球共识所产生的,那美国过去的历史证明美国不单不是规则的守护者,更多次是规则的破坏者。例如美国及西方无视联合国单独发动了包括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的战争、美国甚至并没有遵守自己一手设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裁决,坚持维持一些关税。
中国不同意美国秩序
“基于规则的秩序”代表的并非什么国际共识,其背后的潜台词很可能是指“美国能领先并成为世界中心的秩序”。美国强调要中国接受这个美国利益优先的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甚至还称维持这个秩序对中国也有好处。这对中国而言绝对是匪夷所思的讲法。早在今年3月中美代表在阿拉斯加,中方代表杨洁篪就猛烈反驳过“基于规则的秩序”这讲法,指“中方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一小撮国家鼓吹的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显然,中国并不同意美国的秩序是世界秩序。
蓝韬文虽然并没有使用“基于规则的秩序”的讲法,但其所讲组织“相同想法的国家”应对威胁,这种区分“朋友”与“敌人”的二分方法实际上跟围堵中国(可能也包括俄罗斯)无异。美英的说法充其量只能说是外交表演,说出不围堵及维持秩序,只是想建立自己不谋求对抗及只是维持秩序的良好形象,但对限制中国实际的立场并没有软化。
但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Stephen Wertheim所指出,美国并没有遵守过什么规则,而试图将自己的力量视为共识并妖魔化对手,这样的做法是危险的。拜登政府上任后对中国较前朝理性温和,但实际的意图似乎与特朗普政府时代没有太大分别,只是在包装不同。关系的问题始终在于,美国仍无法承认中国与其为平等国家的现实,试图强迫中国接受自己的一套。近来,中美在外交场合上并没有再发生像3月中加拉斯加般的直接激烈对抗,布林肯也答应了这周五(7日)出席由中国召国的联合国安理会高峰会,不过两国很可能只能维持表面上的平静,实际上仍然是各说各话,国力对抗将进一步在台底下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