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主派应该继续参选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前立法会议员兼前公民党成员杨岳桥、谭文豪、郭家麒等人早前发出联署信,声称“公民党已经完成了历史任务”,认为他们自身的遭遇“在在表明公民党在立法会层面已再无参政空间”,并且又重申了关于解散公民党的建议,可是公民党主席梁家杰则在社交网站发文回应说“就解散公民党的想法,现有党员曾多番在党内真诚沟通。经历反复及深入讨论后决定保留公民党,并积极重整发展方向”。

2006年3月成立的公民党,改组自回归初年关注政改议题的《基本法》第45条关注组。该党成立伊始就表示以“执政党”为志向,翌年随即便派出梁家杰竞逐行政长官选举,此后更在区议会、立法会选举处得愈来愈多席位。公民党起初曾被视为泛民温和派代表,与特区、中央政府尚能维持大致不错的关系,但经历2010年五区总辞、2014年雨伞运动及2019年反修例运动等事件后,这种局面今天已不复见。

去年7月,公民党有4人在立法会选举中被取消资格。(资料图片)

公民党宜回归初心

回想梁家杰当年参选行政长官的时候,泛民主派内部也曾经围绕应否参加“小圈子选举”出现争议,其后梁家杰在接受传媒访问时指出泛民主派不可以只站在一边上街大声疾呼,并且不能将其定位限在抗争之上,否则便是只有“监政”、没有“执政”,这种看法去到今天仍然成立。令人无奈的是,公民党过去几年的表现不单偏离“执政”目标、走向街头抗争,而近日党内酝酿各种关于拒再参选的声音,甚至可以说成连“监政”的责任也想放弃。

正如日前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审核财政预算的特别会议过程所示,议员们有权向政府当局提问质询,要求官员交代更多有关其施政的详细数字,任何负责任的政党都不应该主动放弃这些机会。民主党资深成员李华明近日亦有撰文呼吁泛民主派不应封死参选之路,并且指出“在立法会内做少数派亦有生存之道,一样可以用尖锐的言辞质问特首及局长,一样可以为大众发声,在地区一样可以为市民解决问题。只要有市民支持,少数派的作用仍存在的”。

公民党于2006年的创党宣言提到“回归十年,香港经历了连番风雨,民生与管治出现的问题,法治与宪制受到的挑战,民主普选的遥不可及,令香港人陷入悲观的情绪”,既然当时挑战重重也要组党从政,为何现在不能迎难而上?宣言将“民生”和“民主普选”并重,为什么现在大家又会认为“没有民主哪有民生”?如果未来泛民政党还要放弃参加选举角逐议席、甘心退出“执政”以至“监政”行列,那就是沦为一个依赖专业光环空谈论政的组织而已,如斯结果实在难言是符合其创立初心。

参选以明爱国爱港

另一方面,今年2月国务院港办主任夏宝龙的讲话提到“我们强调‘爱国者治港’,绝不是要搞‘清一色’……一部分市民由于长期生活在香港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对国家、对内地了解不多,甚至对国家、对内地存在各种成见和偏见。对这些人的取态,中央是理解和包容的,也坚信他们会继续秉承爱国爱港立场,与反中乱港分子划清界限,积极参与香港治理”,这段话可以理解作中央依然接受认同和守护“一国两制”的爱国港人参政以至“执政”。

2月22日全国港澳研究会举办“爱国者治港”研讨会,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北京发布主题演讲。(央视新闻联播画面)

假若公民党及其他泛民主派成员这时选择退出参选,客观上又跟自认他们非“爱国爱港”者有何分别呢?以往一些属于这些政党的人被问及有关问题时,总是将焦点转移去到“爱国不等于爱党”,但就不肯正面回答自己是否“爱国”;尤其近日有传公民党前执委郭荣铿于退党后计划重新入籍加拿大,这就更容易加深外间对于他们是否“爱国”的怀疑。假若他们想要重新证明自己“爱国爱港”,继续参与选举并且通过相关资格审查按理就是最直接的途径。

中央出手改动香港选举制度,固然将会大幅重构本地政治生态格局,难免会令到打算藉选举“执政”的公民党、民主党等泛民主派对其未来走向产生了困惑。不过也许正是处于这种时候,这些政党中人才更应该回想自己从政初心在于“为公为民”、“为民请命”,而不是只知抗争、不愿妥协,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忘了“爱国”其实是公民的基本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