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改制对民主派、建制派和政府官员的挑战重大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周二(30日)全票通过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其中立法会组成采用“432”方案,即选委会占40席、功能界别占30席及地方直选占20席。坊间估计,民主派将来在立法会可取十多席。

这次中央无疑是大幅收紧了香港的选举制度。以立法会为例,直选的议席由原本比例占半被大幅削减至仅两成多,参选人须得到选举委员会各界别最少两名委员的提名。正如我们早前指出,“432”方案难免被视为霸道,不利于中央与香港的“和理非”重建政治互信。

但即使如此,“432”方案绝非香港政局的终章,也不会是民主派的末路。先不说这次改制,无改《基本法》对最终普选特首及立法会的规定,在现阶段民主派有意从政者只要支持“一国两制”,尊重国家主权,他们理应可通过资格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争取选委会的提名,以挤身选举之列。而且过往立法会选举亦设选举主任审查资格,在资格确认方面分别应该不会很大。

重构政治生态的质变

全国人大前常委、立法会前主席范徐丽泰表示,只要没有做不爱国的事、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理应可以参选。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周二亦表示,民主派不等于不爱国,把民主派身份等同于不爱国的说法对他们不公道。林郑预告今年12月将举行立法会换届选举,而新思维主席狄志远及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等,亦估计民主派最多可能取得十多席,反映各界亦相信民主派并不会完全被排拒在选举之外。

从宏观的角度看,今次中央除了是收紧了立法会选举制度之外,我们亦应看出当中所涉及的质变。以往一些人主张自决、港独等,令立法会选举也被这些不恰当的议题拉扯,选举后的立法会也不时流于政治表态的场地。但是次选举改制,明确地将不符合“一国两制”的主张排除在外,客观效果上就是在重构香港的民主政治,促使立法会将来更务实地处理香港问题。

民主派宜务实 建制派忌庸碌

这次重构的而且确是很大幅度,而且民主派及和理非也难以适应。但既然改制已经落实,民主派就必须问,前面的路如何走。是本着服务社会、推动民主的初心,进入立法会以做出政绩,重建央港政治互信,抑或自绝于议会之外,甘于只做压力团体?

另一方面,此番中央出手,显然要香港尽快走上善治的道路,过往有份造成政治乱局的建制派和政府,他们更应该是战战兢兢。建制派不可能光打着爱国的旗号便能坐上高位,继续庸碌祸港;官员若不切实解决经济和民生问题,在行政主导的格局下,他们必然要承担全责。从这个角度看,香港政治进入新局面后,对建制派和政府官员的挑战,其实比起民主派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