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票价明减实加 可加可减机制离地
港铁“历史性”按可加可减机制方程式下调今年6月至明年5月票价1.7%,并在今年余下时间提供5%八达通车费折扣。然而,由于港铁终止去年因应疫情而推出的八折优惠,意味市民需要支付的车费变相自4月起高逾18%。如此现象反映企业未能体现与民共度难关,票价机制本身亦脱离现实,必须检讨。
以往市民乘搭港铁享八折优惠,以天水围往红磡站为例实际车资为17.8元,但4月起只剩九五折优惠,实际车资约为21.1元,较现时昂贵3.3元。再者,即使可加可减机制今次“历史性”减价,但其实这只因为去年底通缩加上运输业员工减薪。实际上票价机制并不健全,甚至可谓缺失重重。
减幅过少 架床叠屋
首先,机制方程式本身着重反映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工资变化以及生产力因素,但轻视市民总体负担能力。机制后来引入家庭月入中位数变化这因素以限制加幅,但这方法只在通胀时有效,在通缩时没用。如果硬要说其在通缩时的用处,就是讽刺机制减幅何其“温和”:去年底相比在前年底的减幅达7.19%。即是说,在经济不景时,普遍家庭的港铁票价开支占收入比重反而增加。
第二,机制已被多次扭曲。机制自两铁合并不久便被批容许加幅过大,政府和港铁多次修改计算方法,又推出五花八门的优惠、折扣和延后加幅措施,尝试平息加价惹起的民愤。当然,遇上诸如疫情的突发事件,港铁在方程式外推出额外折扣可以理解,但即使在经济稳定之时,机制亦屡屡被任意改动以避免一时加价,但这无疑反映机制本身有问题。例如在2017年,方程式原本得出1.65%加幅,港铁临时压低加幅至1.49%,刚好低于启动加价门槛的1.5%,中止连续八年加价,加幅累积至翌年实施。
港铁摊分时间消化加幅本来是好事,但遇上经济反复之时,此方法就令机制变得复杂。今年本来要追加1.58%,也因为疫情而再推后实施。万一今年底通胀重临但家庭收入加幅追不上,车费加价再被封顶,延后加价就变得没完没了,市民理解加价讯息就变得混乱。
与其修补 不如彻底检讨机制
另一方面,港铁鼓励乘客多买月票套票,其商务总监举例,用月票来往天水围和红磡,加上政府交通津贴,每程实际缴付车资为八元,为正价22.3元不足四成。然而,优惠一来并非人人受惠,二来受惠程度言过其实。管理层的假设是每月有30日来回两点,而且未计月票覆盖范围以外的车费,相信只有少数长途乘客会每天只挑港铁定点出行。
可加可减机制是政府和港铁共同设计,故此双方均有责任。与其在方程式以外修修补补,港铁不如与运房局彻底检讨可加可减机制,在保留其公开透明的计算过程之余,机制结果更紧贴社会近况,兼能起稳定物价之效,例如方程式不能包含通胀,评估员工开支时应参照运输业实质工资指数,避免加价与通胀互相攀比。另外,过往几年商业和物业业务利润高,票价加幅应愈少。长远来说,要解决车费争议,根本方法还是要政府回购港铁,再按车务成本和市民负担能力厘定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