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烟分拆处理能否较快通过?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周二(30日)立法会的《2019吸烟(公众卫生)(修订)条例草案》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惟食物及卫生局代表和议员对于加热烟的规管问题,继续争持不下。
虽然新任吸烟与健康委员会主席汤修齐日前接受《香港01》访问时亦表示,因为“放生加热烟易有门户效应”,立法会议员未来应支持全面禁止新型吸烟产品合法化,但如何在社会凝聚共识,并将报贩生计一并考虑,亦值得官员思考。

汤修齐表示,对于草案可在本年能够通过感到乐观,并指相信绝大部份议员也会为市民健康著想。论及加热烟的争议时,汤修齐不但指称烟草商游说势力庞大,以至坊间美化了加热烟,以及将之合法化将会带来“门户效应”,原本没吸烟习惯的人亦会因为接触加热烟后,而转为吸食传统烟,故应将吸食加热烟及电子烟一并列为非法。

不少烟民转吸食加热烟。(罗国辉摄/资料图片)

加热烟可否容后处理?

加热烟和电子烟的争议不断,主因是前者对人体的害祸仍甚有争议。过往立法会曾引述英、美两国卫生部门的评估,指出加热烟气雾中测出的尼古丁含量虽是传统香烟烟雾含量的70%至84%,而其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浓度低于传统香烟,惟汤修齐则指加热烟更具逾80种独有的有害物质,包括4种致癌物质,以及15种可致基因疾病的物质。

但民建联刘国勋、经民联吴永嘉、自由党邵家辉等立法会议员便希望先禁止电子烟,并斥政府全禁加热烟并无足够科学基础。政府在周二举行的会议上,就加热烟与传统烟草产品的比照补交报告。报告除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结论,指出“现有证据未能推断因使用加热烟而接触主流气雾的长远健康影响”,但同时亦引述澳大利亚治疗用品管理局的分析,指“加热烟会令使用者长期接触各种已知和未知的毒物”。因此较中肯的结论是,即使现时并无证据表明加热烟较传统烟草“健康”,但同时难以证明其祸害较大。若然分拆处理能令议案尽快通过,无疑值得政府考虑。

另一个争议焦点则是汤氏所言的“门户效应”。尽管早前香港大学的研究报告证明,使用加热烟不能减轻尼古丁成瘾,惟此亦不等同于加热烟将会令更多人染上坏习惯。从统计数据可见,本港每日吸烟人口已呈稳步下跌趋势,由1982年的23.3%下跌至去年的10.2%,而加热烟在2014年在日本开卖并传入本港后,过去数年亦不见吸烟比率有见底回升的趋势。反之,个人的吸烟选择主要是受经济负担、家人意愿、个人健康等因素左右。

权宜利益以凝聚共识

撇除围绕健康的争议,社会较少讨论的是卖烟收入对报贩的影响。本港报业式微,加上疫情冲击,不少报档收入大减,然而出售利市封、瓶装水等小商品却难以成为维持生计,故业界一直希望政府能将加热烟合法化,使他们有新收入来源。与此同时,鉴于近年转用加热烟的市民愈来愈多,而传统香烟占报贩收入近五成的光景晚早亦会过去。

虽然食卫局副秘书长阮慧贤指,政府政策不应受到业界利益影响,又指烟草业界的游说工作非常厉害,故不能接受与业界讨论,免受其影响。但禁烟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官员亦该一并考虑。

即使容后处理加热烟,也并非完全放生,而是在现阶段先针对较有共识的权宜做法。目前全球有逾6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欧盟和日本,已经立法容许加热烟合法进口,港府亦可参考各国法规,以将未明的风险低到最低。例如在欧盟的《烟草产品指令》中,当局不但严格规限烟草的释出物,如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不可超出某个水平,同时亦要求产品须载有健康警示图片等。

注:文章于2021年4月1日16时28分作出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