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IPO】散户一手难求 只准大户入场?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内地短片平台快手1月26日起招股,预计募资420亿元,目前不少券商推出20倍杠杆,老虎、富途、华盛等券商最高为投资者预留额度200万元“抽新股”,截至周三(27日),快手孖展额已达3198亿,超额认购逾300倍,中银、恒生在首日招股便被“借爆”孖展额度。在热门新股面前,散户一手难求,机构投资者往往以亿入货。到底热门新股在机构投资者、大户、散户之间是如何分配?制度上它们又有否修改空间?

在港交所作首次公开招股的股票,若有同时包含“配售”及“认购”的部分,两者分配须按一定比例。配售是指国际配售,或售予基石投资者的部分(多为大型机构,会以禁售期换取优先认股权),而公开认购则是常见的“抽新股”部分。

甲组、乙组、顶头槌?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就“证券的首次公开招股”所发指引,在超额认购少于15倍的情况下,指引要求股票的认购部分不得少于其发售股票的10%。港交所亦会因应市场认购状况调整“配售”及“认购”比例,例如当股份获超额认购达100倍或以上时,便会运用“回补机制”,使其认购部分股分增至50%。

至于所谓“甲组”、“乙组”(即指引内的A、B组),便是将供公开认购的股分总数平均分为两组:A组将分配予认购额为500万以下的申请人;B组则会分配予认购额超过500万元的申请人。根据港交所的“证券的首次公开招股”应用指引,供公开认购的证券总数应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以“按公平原则分配”。但为什么人数众多的甲组为什么不能获分更多股数?以至于何谓公平原则,这里依靠的也是业界习惯或企业决定,指引并没有明确列出。

现实中一般甲组认购人数较多,中签率会较低;而投资者只要挤身乙组,则不论其认购股数,大部分情况亦会至少中一手。因此部分投资者为增加抽新股的中签机率或所得股数,便会借孖展以挤身乙组,或者利用“顶头槌飞”(即向银行借款,申请买入股数上限*),以此进入乙组最前端位置购入最多新股。

*计算回补前的公开发售股数一半

散户抽股如抽奖(资料图片)

资本分配的准则

以超额认购过百倍的新股为例,散户除非借入孖展,否则在风险较低的方法之内,现时散户只能在机构或国际投资者买入“配售部分”之后,再于剩余的“认购部分”中与认购多于500万港元股分的“大户”对分。变相散户所能分得的新股,其所占比例往往甚少,在现时的新股发售的机制之下,散户抽股如抽奖。

市民有资本能在投资市场增值,本来已经是富者愈富的一个原因。而大户和机构投资者能够首先持有热门新股,散户因“一手难求”难以分享股市上扬的收益,可谓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下的富者愈富现象。从改善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看,港交所可研究在指引内界定“按公平原则分配”的实际定义,从提高热门新股的“认购部分”比例,加大“甲组”所能获分的股票分额,甚至开放让散户以遵守禁售期的条件优先购入新股等方法,借此提高散户能够透过新股获利的机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投资市场应让更多人能公平参与,而非大户明显占优。

反对让散户持有新上市企业的大部分股票者,其中一个理由是机构投资者往往较长线持有股分,但市场散户却不时急于获利,或恐慌抛出,不利稳定市场秩序。例如美国的新股大都由企业选定一家或数家投资银行作股票承销商,大部分情况下,美股散户连“抽新股”的环节亦无份参与。但这个前提是否成立,本身已经有疑问。而在市场秩序与资本公平分配之间,当局亦应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