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敦疫情蹈新加坡外劳覆辙 暴露㓥房及种族歧视之社会不公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本港第四波新冠病毒疫情居高不下,最近油麻地一带更出现小型爆发,过去两星期逾80宗确诊个案皆集中该区,当中以庙街一带尤其严重,除新填地街20至26号累计约30人确诊外,以其为中心的10分钟步程内亦至少有十栋唐楼出现确诊个案。尽管特区政府事后亡羊补牢,迁出部份染疫大厦的住户之余,亦发出强制检测公告,将22座当区的大厦被纳入强制检测范围。事实上在此唐楼林立的旧区,㓥房极为普遍,居民居住空间狭窄,社区卫生条件恶劣,细菌及病毒在此滋生及传播,根本毫不意外。此更再次印证房屋问题非但是社会问题,更为公共卫生的潜在危机。

还记得新加坡在去年疫情初期时,政府反应迅速立时采取封关,制定清晰防疫政策并向国民派发抗疫物资,曾被外界誉为抗疫模范。然而4月星洲疫情不断恶化,更曾出现单日出现过千宗病例,令固若金汤的新加坡破功,便是源于当地的外劳宿舍。当地外劳居住环境一直甚为恶劣,一间约500呎之狭小房间同时可住上逾20人,而且要共用厨房及厕所,欠佳的卫生条件亦成为病毒传播温床。而且新加坡政府亦对本地人及外劳在防疫措施上厚此薄彼,不论是量体温、清洁、隔离、宣传等,都在外劳群体中乏善足陈。一场疫情暴露了金玉其外的新加坡背后,外劳不为人知的悲歌。

少数族裔一直是社会弱势

相比起千里之外的新加坡,香港长年的房屋问题早已是恶名昭彰。运输及房屋局去年尾发表《长远房屋策略》周年进度报告,估算有12.2万户港人居于环境欠佳楼宇,当中七成近12万户居于㓥房,更比前年反升2.4%。㓥房环境恶劣,空间挤迫之余防火设备亦不足,加上不少㓥户位于的唐楼亦日久失修,居民不论是精神健康或人身安全均不受保障。而且该些旧区唐楼大多没有法团,卫生环境难以改善,根本为疫症在社区爆发的一个计时炸弹。结果此次油麻地的疫症爆发,几乎没有人感到意外。不过由于政府对㓥房问题的摊慢板,却拿了全港市民的健康作为赌注。

新加坡的外劳爆疫潮揭露了当地种族歧视的问题,而此次油麻地唐楼的小型爆发,当中不少住户也是少数族裔,亦暴露了本港长年受忽视的种族歧视问题。本来不少少数族裔不谙中英文,工作机会已经大减,而当中亦有不少人仅因其肤色而难以找到工作及居。香港融乐会2018年的调查显示,逾九成非华裔人士表示在港寻找住所时遇到困难,逾六成更认为是由于种族原因。如是者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居于㓥房成为当中不少少数族裔的归宿。而政府亦未有采取积极态度消除种族歧视,鼓励少数族裔融入主流社会,香港融乐会亦批评政府向少数族裔宣传的防疫资讯质量亦未如理想。

同样是油麻地区,去年11月15日广东道562号一所尼泊尔餐厅便发生大火酿成八死十伤,当中全为尼泊尔籍。事发单位当时正举行庆祝生日活动,并庆祝印度教重大节日排灯节,火灾怀疑是因为燃点蜡烛而起。事后有社区人士批评政府在区内提供少数族裔的公共空间不足,令当地社群被逼在狭小环境聚会继而酿成意外。本来以香港种族共融未如理想,少数族裔长期处于边缘的现状,更需要有志充当各方桥梁的社区领袖为此此弱势社群发声。因去年参与民主派初选而被以《港区国安法》拘捕的印裔社工安德里,便一直望促成种族共融,缩窄鸿沟,更曾举办重庆大厦导赏团。

+1

应化危为机改革社会治理

事实上房屋问题及种族歧视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古今中外屡见不鲜。以1894年香港爆发的鼠疫为例,当地疫症重灾区太平山街便是低下阶层华人聚居的地方。当地卫生、食水、居住环境极为恶劣,空间狭小之余,人畜共居亦增加疫症传播风险。然而由于英国殖民地政府的种族歧视政策,主张间接统治亦对当地的社区问题长期放任不管。直至当地疫情失控,连欧裔社群亦受到感染后,政府方强制收回当地民房,洗太平地并将整个社区夷为平地再重建,又加强与华人社群的沟通,全面改革东华医院,提高华人的西医教育及卫生意识,亦曾一度开展了市政改革权力下放的讨论。

然而人类总要犯重样的错,远有香港鼠疫近有新加坡的事例,皆可看到政府长年应对无方又或者置之不理的社会问题,皆成为了此次抗疫防疫的短板。在疫情下房屋问题不仅只是低下阶层祈求一所安乐窝的卑微要求,更成为了危及全港市民基本人身健康的危机源头。而解决种族之间的隔阂、差异与不平等,此时此刻亦非要达至种族共融和谐的宏大愿景,而仅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基本人身健康。然而终有一天当疫潮退散后,政府在面对㓥房及少数族裔等议题时,又会否拿出远见及领导力,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共融社会,而非次次要待事后补救,一旦完事又将这些社会问题抛诸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