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山罗马风蓄水池 推土机前才侥幸保存?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库因清拆工程,令建于上世纪战前时期的百年地下蓄水池古迹曝光,内里古罗马式石柱及红砖砌成的圆拱引起全港热议,纷纷惊讶本港仍在如此甚具欧陆风格的建筑,甚至有市民冒被票控的风险,亲身前往探秘。事后水务署已暂停地盘工程,古迹办周一(28日)晚亦已派员到配水库作初步视察,称会按既定机制详细研究和评估,探讨其后跟进工作。由于配水库为政府官有不涉及私人业权,相信只要政府有心保育古迹,如此珍贵的蓄水池将可避免被清拆的厄运。

主教山配水库早于1910年政府文件便有记录,并为当年“九龙重力自流供水系统计划”十大项目之一,经地下水管与油麻地红砖屋抽水站相连,而红砖屋抽水站亦早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物。水务文物可反映战前殖民地时代的水务史,亦反映当时九龙区的都市发展。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前,九龙半岛虽为英国属地却仍为中英之间的缓冲地,直至新界归入英管成为腹地,九龙于20世纪初方迅速发展起来,主教山配水库正反映当时人口膨胀都市发展的供水需求。

据香港大学建筑文物保护课程学部主任兼古物咨询委员会前成员李浩然称,主教山配水库的古罗马拱门建筑方式,与千多年前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皇宫的地下储水库接近,相信是由古罗马传承至英国并随英国人带到来香港,而且配水库的建筑方式及物料亦难以重做,因此值得保留。李浩然又建议可效法加拿大等地将配水库改建为亚洲独一无二的地下贮水库公园,并开放予市民作休憩设施。长春社则批评水务署疑未有于施工前评估配水库的历史价值,令部份石柱于停工前已遭损坏。

深水埗石硖尾主教山山顶蓄水池荒废多年,水务署近月进行平整工程时,发现泥土下的建筑物,竟是战前建成的巨型罗马式地下蓄水池,美景可媲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古老地下水宫殿。(深水埗区议员何启明facebook)

蓄水池被视作普通水缸

根据水务署于2017年提交予深水埗区议会之文件,水务署一向知悉主教山地底之食水减压缸深约7米,面积1700平方米,相信早于1930年建成,因现时已无水务需要而计划交还地政处。去年署方再向区议会指出,减压缸相信于1930年前建成,并已聘请工程顾问,为该地盘重整工程进行土地勘探及详细设计工作,计划在回填土地后开放予公众使用。

既然署方早知该水务设施于1930年前建成,是否有考虑到其潜在历史保育价值,应该进行相关评估?水务署在2017年曾咨询古迹办,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周二承认后者当时理解为水缸,判断为无需要跟进,两者之间的具体沟通是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挂万漏一”的情况?除了可以现场视察,红外线热成像分析及微波断层扫描亦技术成熟,勘探地下设施照理不成问题。

保育与发展并非鱼与熊掌

特区政府对历物文物的保育工作敏感度仍然不足。现届特首林郑月娥早在担任发展局局长时期,便因中环填海工程将天星、皇后码头两个香港地标拆毁,引发一场青年本土运动,成为新一波社会运动起点,引发后来反高铁等连串事件。当时林郑到场向朱凯迪等示威者对话,曾承诺将觅地重置皇后码头,然而十多年已过,该承诺至今却仍未兑现。

土地的再规划及发展乃无可厚非,但具人文及生态价值的建筑物不但值得保育,甚至也有其经济价值,关键只在于政府是否懂得善加利用。是次百年蓄水池古迹若能适当保育,说不准能成为重要景点,甚至有利香港的旅游业转向深度游发展。除了天星、皇后码头的清拆,景贤里被私人业主施工破坏的悲剧、皇都戏院曾面临要清拆,以及最近屯门红楼因工程而被破坏一事,政府亦经常以私人产权作为理由,令香港人要眼白白看见珍贵的历史古迹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消失,却又束手无策的无力之感。

近年本土思潮兴起,港人珍重过往的历史以及遗下的痕迹,政府实有必要制定一套更长远、更完善、更积极的保育政策,在保育古迹方面采取更主动有为的角色。近年的尖沙咀旧水警总部、旧中区警署等商业色彩虽略嫌太浓,但亦不失为古迹活化的例子,可为日后保育工作的借鉴,更进一步在私有市场及人文价值之间采取平衡,让香港除了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一所所一式一样的连锁商场的外衣外,也有一点可让中外游人认识的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