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消费潜能 香港也要“需求侧改革”
本月中的中共政治局会议,中央官员在探讨“十四五”经济方向时,强调“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至上周五(18日)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改革”改为“管理”,强调以扩大内需市场等改善经济质素。“需求侧”的讨论虽然并非第一次出现于中央的政策讨论中,但以往多是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对面被提到,这次是中央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的概念。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重点之一,“需求侧改革”的意味深远。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两个最根本的元素,也是组成市场交易的根本。对于自由主义经济学而言,供给与需求都是市场主导,不用政府改革。然而,中国经济并非完全的市场主导,政府亦重视利用“有形之手”去引导市场,自然存在改革的空间。相较之下,“供给侧改革”似乎比较易于理解。用贴近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去解释,便是有系统的工业政策。“供给侧改革”是“十三五”的重点之一,主要集中于改善国企不对应市场需求的低效率生产、提升产业链的创新性和效率、进一步开放市场等因素。
何谓“需求侧改革”
“需求侧改革”相较之下不单是一个新概念,在现有的经济学框架下也比较难以想像。需求是不同人的自我选择结集出来的一个整体,而个人有什么要求是按其喜好能力而定,国家如何能进行“改革”呢?但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需求侧改革”,却不难发现其实有很多可以做的。会议首先一个提到的相关项目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方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消费力。
就业是消费之本,这不用多言。保就业是每个政府也希望做到的,但“完善社保”则不然。在没有可靠的社会安全网下,人民为了对应年老退休、生病等问题要预留现金在手。完善社会保障是在就业以外为市民提供安定预期的一个方法,市民少为退休与医疗预留资金,自然可以释放消费力。
而“优化收入分配方式”,则反映了另外一个问题。即使人的收入不变,但钱可以如何分配使用将会大大影响到消费能力。在现代社会,影响人的大部分开支是居住成本。无论是租屋或是储蓄供楼,如果人民要为居住付出太多收入,那能花费的钱自然少了。如果能从根本上减少居住成本等硬成本,消费潜力自然释放。内地早期发展相当依赖房地产投资,致使房价不成比例地增长,大量资金积压于房地产市场。内地近年一直提的“房住不炒”以及住居改革,就是要控制基本生活成本,同时让资金能离开房地产市场流入实体经济,释放更大消费潜力。
香港也要“需求侧改革”
内地的“需求侧改革”非常值得香港参考。香港与内地的房地产市场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房价太贵、市民热衷投资在房地产市场,这些造成了大量资金倾斜积累于房地产市场,却不能流入实体市场。很多低下阶层每月花在居住的成本已占其收入的三份一甚至更多,实在难有更大空间作消费。另一方面,社会的贫富严重不均,而且社会安全网薄弱,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而他们的实体消费却有限,也限制了消费潜力。
所谓“需求侧改革”并非政府强迫人民消费,而是为人民造就一个易于花钱的生活环境。很多时候,并非人民不想消费,而是没有闲钱消费。政府如果能做造一个更易于花钱的生活空间,才是刺激经济,从根本改善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