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临发表才押后 林郑过去两个月在睡觉?
特首林郑月娥原定周三(14日)宣读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但她在周一(12日)突然宣希押后,或至11月底前才宣读,理由为要丰富报告内涵,争取中央支持香港发展的政策为由。香港加强与内地合作及规划是好事,但林郑在最后两天才押后报告,变相证明原先的报告空洞无物,不足以提振市民信心。人们不免慨叹,香港明明有“高度自治”,为何官员却不懂得运用,以致连施政报告都不懂自己写好。
香港先有反修例运动,继有新冠肺炎疫情,今年头两季GDP分别大跌9.1%和9.0%。由于欧美疫情持续,而内地却正在复苏之中,因此两地加强合作,为香港经济注入动力是可行出路。有舆论认为这可能与国家主席习近平南巡有关,民主派甚至认定林郑已沦为中央的“扯线公仔”。但撇开情绪化的批评,有序恢复通关、推动大湾区建设确实不是港府可以独力完成的,必须与中央部委加强协调。
问题是林郑政府早在8月18日已展开《施政报告》公众咨询,两个月显然有充足的时间规划内部事务及两地合作,但林郑却只是多番重申财政能力有限、不能期望重大措施云云,原本可以及应该自行处理的功课都没做好。如今林郑依赖中央“丰富”报告内涵,希望市民由“无期望”到“有期望”,不但反映她浪费了两个月时间,也会令人联想到2003年“沙士”后香港只懂向中央求援,不懂自身改革的历史,削弱部份人对“高度自治”的信心。
改善民生早有共识
去年反修例运动后,我们便呼吁政府尽快启动改革,以此推动香港重生。惟一年过去,林郑仍然有太多借口,不承认香港积习难返是源于官员不作为。她最近接受《深圳卫视》专访时慨叹:“在内地说做事就做事,就能做到了,而在香港真的要用迎难而上、排除万难的精神才能做到一件事。”这种说法等同把香港原地踏步的责任推卸给市民。诚然,在修订《逃犯条例》、实行大湾区境外投票安排等具争议的议题上,政府确实寸步难行,但另一些民生议题却相对容易推动,例如在新界大规模收地建屋、大学免学债都获不少市民支持,但政府就是不够积极。
林郑强调希望在与中央部委协调后,可以撰写一份更加平衡、更有内涵的《施政报告》,从而提振市民信心。其实,只要政府愿意认真聆听意见,必会明白市民深切渴望解决民生问题。只要当局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完全可以按照“高度自治”的原则处理相关问题,而无须等待中央丰富报告内涵。
香港需要改革,这需要为官者有觉悟,更重要是在觉悟后有具体行动。明明香港拥有《基本法》赋予的“高度自治”,明明政府拥有行政主导优势,但它总是对改革无感,一有事就坐等中央救援,难怪市民对政府失去信心,内地人也愈来愈看不起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