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再掀最低工资激辩 人民行动党须摒弃过时思维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自新加坡大选反对党工人党创下亮丽佳绩后,本来星洲人民行动党长年一党独大的沉闷政治生态忽而精彩起来。国会复会后不久朝野两党议员已经在议事厅内针锋相对,令人目不暇给。执政党对反对派议员的言论极富攻击性,如工人党新科议员年仅44岁的亚太经社会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林志蔚,上周发表上任以来首次演说,呼吁政府全面落实最低工资,则引来人民行动党首长级重量级议员轮流猛攻,车轮战式招呼引来社会回响。

新加坡贵为全球最富裕经济体之一,却是少数仍未有最低工资法例的国家。人民行动党政府长期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转嫁外地,引入大量外劳压缩劳动成本。然而其数月前新冠病毒疫情在外劳社区大爆发,亦暴露外劳的生活条件及权利极为恶劣甚至不人道,亦反映外劳问题为何成为当地治安及社会稳定的隐患。人民行动党虽于2012年于个别工种引入“渐进式薪金模式”(Progressive Wage Model,PWM),然而林志蔚却表示仍有逾十万新加坡人月入不及1,300坡元。本届大选各反对党亦一致提出最低工资政纲。

新加坡的生活成本为第5高。图为新加坡超级树丛花园在2012年7月时的面貌。(Getty Images )

李显龙:反对党选民“搭便车”

然而林志蔚的演说却引来人民行动党议员群起而攻之,颜晓芳等称引入最低工资将会令大量低收入劳工失业,扎吉哈(Zaqy Mohamad)则称各行业薪酬水平各有不同,反对以一刀切形式订立最低工资。陈佩玲反问林志蔚所属的盛港集选区,其市镇会清洁工的薪水为何,以图削弱林志蔚的论据,司徒宇斌等则质疑林志蔚在经济下行时,提出拨出储备投资教育的建议违反财政纪律。而元老级人马国务资政尚达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更亲自出马,反驳林志蔚指制定政策者需更有同情心,指没有人可以垄断“同情心”。

一名新科反对党议员首次演说便受执政党上下围攻,令外界颇极意外。而人民行动党的反对最低工资的诸多论点,香港人想必不感陌生。香港十年前为引入最低工资一事引来全城大辩论,商界更发动兴论机器及代理人大加反对,理由不外乎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小商户倒闭、违反自由市场原则等大同小异,饮食界议员张宇人建议最低工资水平应订为20港元以下,更被社会狠斥其凉薄而被冠以“廿蚊张”称号。而十年光景过后,各国因应新冠疫情造成的历史性经济衰退,皆放弃死抱紧缩政策,慷慨解囊以解国民燃眉之急。

反观新加坡的执政党政府恍如桃花源中的桃花源人,一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自我感觉良好,连十年前的香港商界也不如,以诸多理由抵抗民间要求最低工资的呼声,更把反对派要求其制定政策时需更有同情心视为极大冒犯。此离地傲慢的态度亦见于总理李显龙,在上周的演说竟称投反对党的盛港集选区选民“搭便车”,不负责任的策略性投票给反对派选民,却又期望“享受”政府的福利。对反对自己的选民如此鄙视,对选民投抗议票或策略性投票以冀一个强势的反对派监察政府的意愿此般敌视,难以称得上大方有胸襟的民选领袖。

新加坡大选:图为7月10日新加坡举行大选当天,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兼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来到票站。(Reuters)

国民公积金有限

事实上近年李显龙及其人民行动党政府渐渐常出现落后于民意,与社会脱节的情况。例如月前贸易与工业部长陈振声在与中华总商会会面时称新加坡人学香港人抢购粮食及厕纸的行为“低能”被人批评其毫不了解坡人对疫情的恐惧,一副欠缺同情心的傲慢精英心态。大选期间总理夫人何晶等频频攻击年仅26岁的工人党候选人辣玉莎(Raeesah Begum)关注种族歧视问题为指触犯破坏种族和谐罪,岂料辣玉莎名单却在盛港抢滩成功。相反副总理王瑞杰称国家未准备好由印裔的工人党党魁毕丹星(Pritam Singh)当总理,则称不构成犯罪。

李显龙在上周的演说中反驳毕丹星呼吁政府储备应用作医疗、安老投资,回馈曾打拼半生,现正步入退休年龄的新加坡人,称其新加坡人的基本信念应该为不依赖库房的一分一毫,叫国民必须赚多少花多少。然而政府强烈反对最低工资,仍有逾十万人月入不及1,300坡元,而坡人平均每月强制付出工资37%入新加坡公积金计划(Central Provident Fund,CPF),国民退休时可提取的款项仅为2%,然而现时公积金的3,310亿坡元总资产,却已足够为国民提供购买组屋的费用逾66年,国民辛苦储起的公积金未如李总理所言可以自由花费。

新加坡公积金及库房水浸,但对为低收入工人及退休人士提供劳工保障及生活所需却锱铢必计,恰如上世纪80年代的戴卓尔夫人的财政保守教条思想。尽管新加坡在房屋等政策远比香港优胜,然而围绕最低工资的讨论中,亦见人民行动党政府比香港还要落后和守旧,其死抱过时破产的大市场小政府主义,一副家长式的精英主义及傲慢心态,对反对声音的异常敏感和敌视,亦反映出新加坡反对运动为何日益壮大。其日趋过时守旧不少亦归因其独霸了60年的政治体制,要鞭策行动党政府,或许新加坡还需更多“搭便车”的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