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居家打机“课金潮” 转蛋抽卡是否赌博?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学校被迫停课、不少企业开始在家工作,不少市民都被迫留在家中,借手机游戏消磨时间。近日一项调查发现,75%受访者在手机游戏上花逾千元“课金”,近半以月缴形式课金,其中1%受访者更自言月课十万,也有受访者为此欠债累累。手机游戏玩家为追寻虚疑道具,随时影响现实生活。

手机游戏玩家为追寻虚疑道具,随时影响现实生活。 (资料图片)

课金误堕欠债陷阱

北区青年商会“课金控”工作筹委会联同明爱专上学院和路德会青亮中心,于今年3月至6月期间,透过街站及网上问卷以抽样方式访问逾400 多名市民。调查同时发现近九成课金玩家是以信用卡或网上支付款项,其中3成受访者甚至是月入低于5000千元或未有收入的学生。调查甚至发现一名29岁玩家一晚课金过万、一年打机累计花费14万元,结果因而陷入债务危机。手游课金所做成的财务风险,引起社会关注。

调查机构根据调查结果,表示逾九成受访者可被介定为网络游戏失调,一成受访者可被介定赌博失调,本港与手机游戏相关的成瘾情况令人担忧。手机游戏道具一般需要玩家以抽奖形式取得,虽然玩家仍可利用游戏内的货币取得道具,但因为以现金购买能比一般“无课玩家”进度更快,因而不少玩家也愿意以现金参与“抽奖”。而以信用卡、网上支付等方式延后结帐,或因沉没成本而想追回心仪角色道具的心态,亦容易令玩家不自觉花费巨额金钱。

有现场人士玩手机游戏,被警员截查。(余睿菁摄)

教育立法双管齐下

以课金抽卡、转蛋主轴的游戏设计,一直在赌博的界线边缘徘徊,但却未受到本港法例监管。对于手机游戏内的课金抽奖是否需要申领“有奖娱乐游戏牌照”或《赌博条例》下的其他牌照,过去民政事务局及民政事务总署表示要视乎个别游戏的实际运作情况是否符合条例释义而定。若要避免市民在手机游戏上非理性消费,目前尚要从教育与立法双管齐下。

教育方面,教育局以及中小学校可以向学生宣传理财知识,学习正确金钱分配观念,例如应自我检视每月花费,也应避免在信用卡上先洗未来钱。至于立法方面,香港则可以参考各国例子,例如比利时、荷兰便以该国现行的赌博条例审视手机游戏,而英国上议院亦建议应将课金抽奖视作赌博并设下限制。局方可以研究限制16岁或以下玩家购买具抽奖元素的“转蛋”、“抽卡”道具,或为未成年玩家设每月最高课金限额等,避免青少年在手机游戏上过度消费致欠债累累。

手机游戏本为消磨时间的娱乐之用,因游戏欠债可谓因小失大。除了当局可以在教育及监管两方面入手,玩家自身也有责任要注意个人财务状况,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