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爱和平推手 和平奖得主休姆留下的典范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本周一(3 日)北爱尔兰北部城市德里(Derry)传来了噩耗,当地政坛巨擘休姆(John Hume)以83岁之龄辞世。各国前任及现任元首纷纷发文致哀,赞扬此在爱尔兰政坛叱咤半个世纪,促成1998年《贝尔法斯特协议》北爱和平进程的重要推手。其在横跨逾四份一世纪的北爱尔兰“大麻烦”(The Troubles)中,居共和、保王两派之间穿针引线,极力坚持对话而非暴力的路线,虽是一直两边不讨好,然而最终成就北爱化干戈为玉帛却是居功至伟,被视为爱尔兰史上第一伟人。

休姆于1937年德里的一个天主教家庭出生,从小已经历当地天主教徒遭新教徒打压的不公现象。德里作为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城市,市政及民选代表却因选举权受压制及选区划界而长期被新教徒把持。1960年岛上的民权运动风起云涌,休姆却受彼岸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影响,坚持非暴力路线。1964年其以27岁之龄创办德里信用合作社,大搞“绿色经济圈”为当地贫穷天主教家庭提供低息贷款。1971年其又发起48小时绝食抗议,反对英军未经审讯拘押数百名共和派份子。

1969年8月是北爱尔兰历史的一个转折点。那时哈罗德·威尔逊(哈罗德·威尔逊)的工党政府做出决定把军队派到(北爱尔兰的)街道上,先是德里,然后是贝尔法斯特。(Getty)

从未放弃非暴力原则

1970年代初正值北爱冲突最血腥暴力的时期,1971年保王派民兵组织阿尔斯特志愿军(UVF)于贝尔法斯特麦古克酒吧放置炸弹,造成15名天主教平民身亡,同年342名共和派份子遭英军未经审讯拘押,当中不少仅因为天主教徒而被捕,亦引起爱尔兰全岛震怒。在德里一次反英军拘押的和平示威中,英军开枪杀死13名手无寸铁的示威者,史称“血腥星期日”,两派的仇恨更达至沸点。爱尔兰共和军(IRA)采取能激进手段,直接跟英军驳火,又于全国策划炸弹袭击,局势极为紧张。

在情况急转直下之时,休姆却从未放弃对话及非暴力原则,成立和平温和的共和派政党社会民主工党(SDLP),休姆更于1979年起担任党魁至2001年方功成身退。休姆在英国政府及新芬党中间穿针引线,促成多轮秘密会谈,最终达至1985年的《英爱协议》,然而却遭保王派大力反对,组织示威、罢工等大型抗争运动,指控休姆与恐怖份子媾和,又引入爱尔兰政府加入谈判桌,干涉北爱内政。而共和派亦反对协议变相承认英国对北爱政权,当中包括日后的共和派英国工党党魁科尔宾。

纵使协议受保王、共和两派异口同声反对,《英爱协议》却为1998年《贝尔法斯特协议》奠基。此后休姆一直与新芬党党魁亚当斯(Gerry Adams)对话,尝试游说对方放弃武装斗争路线,最终促成爱尔兰共和军1994年宣布停火。1997年贝理雅带领新工党重返唐宁街,其主张对北爱放权地方自治路线更令和平进程水到渠成。在同样为爱尔兰后裔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参议员肯尼迪(Ted Kennedy)充当见证人下,1998年耶稣受难日英爱两国政府以及北爱保王、共和各党派达成《贝尔法斯特协议》。

1972年1月30日,北爱尔兰伦敦德里(Londonderry)爆发示威,英军开火造成13名未持有武器的天主教示威者死亡,史称“血腥星期日”。(美联社)

未来不一定要跟过去一样

《贝尔法斯特协议》重新定义北爱尔兰主权,承认北爱人民同为英爱两国公民身份,政治制度为保王、共和两派权力共享,享有高度自治,而天主教徒及新教徒从此不再因政治或宗教信仰而受到差别对待。协议又成立北爱治安独立委员会,由前港督彭定康撰写报告,大规模改组北爱警队,裁减警员编制。而双方的民兵组织亦宣布解除武装,自此开创北爱尔兰二十多年来相对和平的局面。然而当中居功至伟的休姆健康却每况愈下,晚年更受脑退化症之患,对其一生推动的和平进程竟毫无记忆。

休姆凭其对推动和平锲而不舍的坚持,于1998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又于1999年及2001年荣获马丁路德金和平奖及国际甘地和平奖。2010年爱尔兰电视台RTE举办“爱尔兰历史伟人”选举,休姆更被票选为第一伟人,力压爱尔兰独立运动领袖柯林斯(Michael Collins)、著名U2乐队主音波诺(Bono)、著名作家乔伊斯(James Joyce)、前曼联球员坚尼等。其身后各国领袖亦同声哀悼,贝理雅更赞扬休姆拥有拒绝相信未来一定要跟过去一样的愿景和视野。

自去年香港爆发反修例风波以来,不少人以北爱跟香港比较,忧虑香港会堕进上世纪北爱“大麻烦”的暴力深渊。北爱由大乱到大治,少不了英美领袖当中穿针引线的外部因素,亦需要本地政坛中有胸襟且有愿景的政治领袖,不畏受到对手或同路人指骂,能超越敌我分明的鸿沟,与对手寻求一个对话及和平的空间。在《港区国安法》后香港政治及社会环境进入新局面,抗争及斗争气氛有增无减,香港仍有有心人寻求对话和平的空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