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反防疫示威乍现新纳粹 广岛原爆75年的历史教训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未息,然而在过去周末的柏林勃兰登堡门前,却上演一幕万人空巷的画面。约1.7万人走上街头反对政府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大部份未有戴上口罩,更没有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离。为此德国执政社民党主席艾斯肯批评示威者行为不负责任,不仅危害公众的健康,更危及德国的抗疫努力。

事实上,德国经历近五个月的严格隔离措施,民众再在忍耐不住而静极思动可以理解。不过参与示威除了不少为右翼自由派、反疫苗论者、阴谋论信徒外,亦有不少为极右新纳粹主义者。其除反对政府的防疫政府外,当中不少亦认为政府防疫背后藏着打压国民人权和自由的阴谋,一些新纳粹份子更直指犹太人为幕后策划者。

德国的新纳粹主义在战后一直阴魂不散,然而始终长期处于德国社会边缘或地下。不过随着2015年总理默克尔对中东难民采取开放边境政策,令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反弹,亦助长德国极右势力死灰复燃,被指新纳粹关系密切的另类选择党(AfD)屡次在地方选举中大有进账,更在2017年首次晋身国会。

左一为AfD代表之一霍岳克(Björn Höcke),右二是开姆尼茨反移民示威的领头人之一、疑似新纳粹组织PEGIDA的领袖巴克曼(Lutz Bachmann)。图为开姆尼茨的一场集会。(美联社)

德国与日本的极右

另类选择党主张历史修正主义,强调纳粹政权只是德国过千年光荣历史的沙石,要摆脱德国人罪咎感,重新培养国人的民族自豪。2月13日盟军轰炸德累斯顿75周年纪念,作为其票仓的另类选择党主席楚帕拉更引用当年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数据,指当年一连三日的轰炸造成约10万人丧生,引起当地轩然大波。

德国主流历史学界与媒体舆论皆公认,当年德累斯顿大轰炸死亡人数为2.5万人,此亦得到2010年历史委员会的研究确认。而楚帕拉引用戈培尔夸大的数据,亦被指意图透过煽动言论包装并强化“受害者”形象,达到淡化纳粹发动战争、犹太人百万大屠杀等罪行的目的,将德国的民族屈辱和苦难尽数归咎美英外国势力身上。

同样情形亦见诸于二战的另一侵略国日本。8月6日将是广岛原爆75周年,由于日本的疫情未退,大型纪念活动恐怕不会上演。广岛原爆造成至少七万平民死亡,为二战中相当惨烈的一幕。近日仍有84人声称是当时淋到含放射性物质“黑雨”的受害者入禀法院要求纳入日本政府的援助对象,可见战争带来的苦难至今仍未消退。

【广岛:原爆圆顶馆(世界遗产)】广岛是全球第一个遭核武攻击的城市,原爆圆顶馆的前身是“广岛县产业奖励馆”,二战期间因美军投放的原子弹而惨遭破坏。虽然原爆圆顶馆不是当时爆炸中心,但原子弹威力强烈,产生的暴风也使这座建筑物只剩部分得以保留。

然而日本的极右势力至今依然活跃。跟德国极右相似,日本极右势力塑造自身遭美国轰炸及占领的“受害者”形象,淡化其发动侵略,对东亚各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十多年前便有极右份子破坏广岛和平公园纪念碑,将碑文上“就让所有的亡魂都安息吧,因为我们将永世不忘我们所犯下的错误”一句的“错误”一词凿毁。

德日极右否定历史言论,令人意识到极端民族主义的祸害至今仍未能彻底消除。幸然德日两国皆过渡至民主开放社会,极右势力难以垄断社会舆论及教育,肆意扭曲民族史观,把历史教育武器化。然而在75年以后全球大疫下人心浮动,国际格局洗牌下太平洋上烟硝味渐浓,人们应谨记和平之得来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