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供应滞后 错不在房委会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主席黄远辉任期8月13日届满,日前他最后一次主持会议并发表临别感受,当中特别希望向公众说声“对不起”,因其未能于任期内无力扭转公屋轮候恶况。然而公屋供应滞后需求,主导房策的港府才是罪魁祸首,作为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主席的黄远辉纵然“有心”,但在权力有限下亦难免身不由己。欠公众一声道歉的,其实还有掌权制策者。

背景为资深银行家的黄远辉,自2005年起获委任房委会委员,2011年离任,但在卸任一年后再次获政府重新委任,更接替张炳良出任房屋小组主席至今,任期长达八年,打破出任政府公职不可超过六年的不成文规定。另外,黄远辉号称公职王,过去亦曾任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市区重建局非执行董事、香港房屋协会成员,以及博物馆咨询委员会主席、环境咨询委员会主席等岗位,于房屋规划界贡献良多。

黄远辉自言愧对公众,原因是其任期未能扭转公屋轮候不断恶化的情况。2012年3月,整体公屋申请约19万宗,平均轮候时间为2.7年,惟八年过后公屋轮候册急增逾25万宗,轮候时间亦更翻倍至5.4年。黄远辉慨叹已经尽力,任内一直致力增加公营房屋土地供应及公屋兴建量,以改善㓥房、板间房基层的生活环境。

黄远辉最后一次主持资助房屋小组会议,对于任内公屋轮候时间越来越长感到难过。 (欧嘉乐摄)

有心人能力有限

公屋供应严重滞后需求,政府时常诉诸土地供应不足,房委会似乎亦巧妇难为无米炊。然而真正教黄远辉般的有心人束手无策的是,却是政府种种一意孤行的土地房屋政策。临别秋波,黄远辉最近开腔批评绿置居政策,认为政府恒常化绿置居计划,定期将可编配作公屋的单位转作出售用途,只会令轮候时间不断恶化,做法并不理想,并强调今天须解决的房屋问题为“住”而非“置业”的问题。然而“绿化”公屋,声称为居民解决住屋问题的房策,正是特首林郑月娥上任后一手提倡的房策新猷之一。

无疑,黄远辉任内鲜有批评绿置居政策,甚至会为政策护航,诸如当日房委会在通过绿置居恒常化后,将长沙湾丽智邨2,500个公屋单位改作绿置居出售,黄远辉亦声言只会稍微延长公屋轮候时间,影响实际不大。如今态度急转,公众绝对可视为临别吐真言,而黄远辉任内未有明确反对绿置居恒常化,始终有负于基层市民。但换个角度看,这亦折射出房委会无力反对由上而下实施的房策方向,黄远辉即使为帮凶,港府才是真正原凶。

房委会无力干预房策,亦可体现于早年的横洲风波上。早年政府决定于横洲棕地发展过万伙公屋单位,惟经与地区乡绅“摸底”后,将发展规模大减至4,000伙。然而在整个过程中,计划须先经过房屋署作土地规划及其他程序后,才轮到房委会讨论,而政府就计划何许持份者沟通过,黄远辉亦直言不甚清楚,可见整个公屋计划的制定,与及个中的政治操作,均非房委会所能触及的范畴。然而当基层利益被政治利益所凌驾,黄远辉所能做的却只有继续为计划护航,强调政府会以先易后难方式兴建数万伙公屋。公屋兴建量因既得利益关系而减少,最大责任亦明显不在黄远辉身上。

亏欠基层是港府

房策制定不由自主,黄远辉职责以内的工作亦不见得受政府重视。黄远辉于2017年获委任为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其后主责于全港进行土地大辩论,其最终报告虽获不少批评,特别是当中如先发展部分粉岭高尔夫球场的建议,更是被质疑受政治压力下的折衷之举,但总算一定程度反映了社会广泛的意见。然而,报告提出的多项土地选项,即如黄远辉亦感进度缓慢,如高尔夫球场的发展更是不见踪影。其实早在报告面世前,林郑已率先发布明日大屿计划,当中填海规模更是远超报告所建议的面积,土供组的工作早被质疑只作“擡桥”之用,及后林郑更直言对报告结果“照单全收”只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更证明政府轻视报告建议、甚至广泛民意。可见土地供应、以至于公营房屋供应为何,从来也不由黄远辉所能决定。

公屋供应滞后,从来都是官员怠懒漠视公众利益所致。黄远辉此角色并不易做,相信公众亦乐意接受其一声道歉。然而作为问题原凶的政府,是否仍未意识到自己有所亏欠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