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屯门公园有望光复?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一方面市民人心惶惶,一方面误打误撞却为屯门做了“好事”。为减少人群聚集传播病毒,康文署将屯门公园的部分区域围封,并贴出“清洁进行中”指示牌,每个出入口亦派保安看守,所有人士不得靠近。平日“大妈”的揾食圣地被重重封锁,《香港01》记者前往视察时,只见数名伯伯在公园休憩,红极一时的“屯门三公主”已没露面。公园大妈的歌喉,有望变成“绝响”。

娜娜昔日经常在屯门公园开唱,吸引众多长者观众,其中Happy伯更是忠实粉丝。(YouTube截图)

封场清洁 未能治本

屯门公园噪音问题一直困扰当区居民,自2005年康文署尝试联同警方执法不果起计,“大妈”歌声至今已唱足14年。康文署多年未能解决问题,直至去年7月及9月,屯门公园卫生关注组先后发起两次光复游行,要求康文署正视屯公使用者开大喇叭、收受打赏。而屯门公园噪音问题,也成为去年区议会选举的重要议题。

因应新冠肺炎疫情,现时康文署每逢下午1时至6时,围封“大妈”日常聚集跳唱的人工湖周边凉亭,以减少人群聚集。目前公园内已没有人唱歌播音乐,人流也比以前大减八成。屯门市中心区议员黎骏颖表示,围封前的高峰时期,最多有近200、300人聚集围观,但围封之后“盛况”已不复见,形容围封效果非常显著。

新冠肺炎或许为屯门公园换来一时宁静,但当区居民能否笑到最后,尚要视乎康文署在解封之前有无其他措施跟进。过去十年,因为区议会无权修改《游乐场地条例》,康文署又无条例依据主动驱赶“大妈”,导致噪音问题一直纒绕居民。目前康文署围封屯门公园,仅为应对新冠肺炎的一时之急。如不作任何措施,他日肺炎消散,“大妈”也会强势回归。作长远计,针对“开大喇叭、收受打赏”而修改《条例》,至今已事在必行。

屯门人先后发起两次“光复屯门”大游行,其中不满大妈问题也是当时其中一个大诉求。(资料图片/郑子峰摄)

紏缠十年 终见曙光

屯门公园噪音扰民,十多年来初现曙光。在康文署的建议中,《游乐场地条例》未来将加入多项规定,包括禁止未经批准人士,在公园演奏音乐、唱歌或进行其他与音乐有关的活动;禁止活动人士收取包括利是在内的任何金钱或报酬,不论该人士是否主动索取。而修例也会赋予康文署署长权力,可因应不同场地情况,以告示形式列明演奏及歌唱活动须遵守的规则。

惟康文署修例限制音乐活动,亦要避免矫枉过正,不宜一并禁止不涉及大声播歌的音乐活动。这并非歧视任何音乐类型,而是所谓“噪音”应有相对的分贝标准,以“大妈”歌喉为例,过去有居民投诉自己身处高楼仍能清楚聴见歌词,实在难以接受。但一般街头“Busking”会否因为修例而一并限制,其标准仍有待康文署作出更详细建议时厘清。

康文署建议修订《游乐场地条例》,可说是向噪音问题踏出重要一步。不过最终屯门公园能否光复,仍需要康文署积极执法、区议会积极监察。本来《条例》修订有十年时间可以及早处理,但偏要等到居民发起两次游行,新任区议员轮流落区投诉“大妈”,问题才得到正视。这也值得政府反思:这十年光阴,到底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