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暂缓车费加价取巧 港铁须负社会责任
新型肺炎肆虐,百业渐见萧条,要渡过寒冬实在需要各界合作。港铁周四(20日)宣布多项特别支援措施,包括向旗下车站及商场租户在短期内减租五成,以及暂缓本年度的车费调整。港铁愿意负上社会责任与民共渡时艰,实为社会乐见,但考虑到港铁本身并非纯粹的商业公司,业务涉及重大的公众利益,其支援措施始终仍欠力度,港铁应该做得更多。
港铁带头减租值得鼓励
港铁业务涵盖商场物业管理及交通运输服务,对社会民生影响力甚大,故其特别支援措施也引来公众关注。在商场业务方面,港铁宣布为旗下所有车站及13个商场中小型租户的二、三月租金减租五成,跨国大型租户则会按个别情况再作支援。然而港铁旗下商场的楼面面积达245万方呎,全线车站商铺多达1473间,是次宽减租金料涉及数百商户,影响力自然不容忽视。
港铁做法值得鼓励,始终随疫情爆发,商业零售正步入寒冬期,即如港铁估计其旗下商场及商户近期人流下跌多达两成,更不用说过去半年的反修例风波的影响,商户在生意不景气挨租,自然面临庞大的财政压力,甚至考虑结业。业主为租户宽免租金虽然自损利益,但忽略商户营商压力,甚至引起结业潮的话,长远上对其利益亦无益处。
再者,港铁作为新型肺炎爆发后首个大业主为租户提供长达两个月的划一减租期,实可对其同侪作出示范,有效推动各界“共渡时艰”。专家估计新型肺炎疫情或须至夏季方能减退,故可料未来数月零售界仍然寒冬凛冽,港铁绝对须按疫情变化,适度延续减租安排。
暂缓车资调整并非减价
不过,港铁在铁路服务上的措施却教人失望。港铁决定冻结今年的车费调整,原2020/21年度的港铁票价调整幅度,会在统计处公布去年12月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同比变动幅度和其他相关数据后,按票价调整机制计算决定,现港铁决定沿用2019年1月实施的票价,希望做到“今年底前不加价”。另外,港铁亦决定延长原定4月4日结束的“程程3.3%车费扣减”至6月底,同期亦会维持“港铁都会票”、“全月通加强版”和“屯门–南昌全日通”等套票的现行售价。
暂缓调整车费是否“共渡时艰”,其实值得商榷。首先,不少市民仍须依赖公共交通通勤,要有效舒缓市民压力的方法始为减价,港铁以暂缓调整代替代减价本属吊诡,更何况暂缓调整不等如停止调整,即如立法会议员、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成员田北辰所言,市民只能暂时“开心”,因本年度加幅大有机会累积至往后再加;再者,港铁去年1月加价3.3%,从上年6月30日起一直以“程程3.3%车费扣减”的优惠回赠方式抵消加价,即使如今优惠计划延长至今年6月底,但7月起市民就须真正面对去年车费增幅,实际上今年港铁车费仍有增加。
检讨“可加可减”、政府回购港铁 实属必须
面对社会要求减价的声音,港铁行政总裁金泽培依旧只谓要尊重“可加可减机制”,认为目前首要须以本年度不加价为目标。然而机制虽可按物价水平、工资水平及生产力等因素客观地调整车费,惟机制本身缺乏港铁于车务外的商业收入,不但导致港铁公司多年来在盈余“满泻”下仍可上升车费,更导致车费“只加不减”。以去年港铁加价为例,港铁2018年基本业务利润达112亿,惟按机制计算出加价3.6%,更首次触及车费调整的封顶机制,即车资增幅不可多于本港家庭收入中位数的升幅,故去年港铁只能上调车费3.3%,余下的0.3%将在2021/22年度追回,足见港铁票价机制的荒谬。
公共运输服务涉及庞大的公众利益,港铁公司决策断不能只基于商业考虑,在疫情蔓延期间实有需要考虑下调车费,真正与社会共渡时艰,而非以数字游戏哄骗市民。在长远上,政府亦须果断拨乱反正,如以大股东的身分要求港铁检讨“可加可减机制”,要求机制须列港铁车务以外利益入计算考量之内。当然,政府作为上司公司股东,大抵只能好言相向,未能大力干预港铁车费调整。因此长远来说,政府仍须积极筹谋回购港铁,彻底将铁路运输服务去市场化,才能真正惠及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