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5气候大会议而不决 拯救地球须靠下而上改变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会议(COP25)周日(15日)结束,较原定时间延长两日,但各国仍然未能就如何落实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共识,须留待明年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峰会上,再次商讨限制碳排放的技术细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更以“失望”来形容会议成果。
在美国、巴西、印度和中国等工业大国反对下,联合国在跨国治理的功能严重受阻。但由全球Z世代带领的环保社运正成风潮,或许能构成一股由下而上的群众力量,推动各国改变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以拯救地球于危难当中。

今次COP25会议集结全球约二百个国家代表参与,各国领袖通过宣言,呼吁以更大的野心对付气候变化,但众人却无法就如何落实2015年签定的《巴黎气候协定》达成共识。个中的焦点分歧有二。在国际碳排放限额买卖安排上,巴西、澳大利亚等国认为,1997年签定的《京都议定书》仍具法律效力,故不愿放弃议定书生效以来所累积的“碳积分”。其次,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争议上,虽然欧盟和岛屿国家皆认为有加强减排力度的必要,惟美国、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中国和印度等国却对提案表示反对,最终使长达两周的会议陷于拉锯当中。

各国坚守立场的政治谈判伎俩,与气候变化之急形成讽刺的对比。据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出,现时世界比前工业化时期的温度已上升摄氏一度,若然国际社会不合力采取干预行动,并让当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到本世纪末温度更可能上升三至五度。气候变化不但会使暴风雨、热浪和旱灾等极端天气愈见频密,更会彻底改变各国的粮食生产能力,造成损失难以估算的全球危机。尤有甚之,最近有研究指出,自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跌反升,迄今已增加4%,使得未来十年全球需要每年减少7%以上的碳排放量,才能减慢气候变化的速度。

不同国家的责任分歧

纵使科学家指出气候变化迫切,各国仍自扫门前雪,反映国际治理中难以跨越的障碍。由签定《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这二十余年,国际碳排放市场仍是众国争吵喋喋不休、议而不决的难题。虽然设计这套机制的原因,本是要让排放较多污染物的国家,可从未达到排放上限的国家购买更多污染的“权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看待气候变化的责任尚存根本分歧,这才是国际治理寸步难行的关键。

1992年缔结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订明,所有缔约国对气候变化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惟“区别”意指何物,迄今争持不下。不少发展中国家认为,自工业革命而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源于早年在发展中毫无环境限制的富有国家,故在道义责任上,发达国家理应承担起较大的担子。反而,若根据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来分配责任,不但会弱化了富有国的“历史责任”,同时也会忽视两者在发展水平、限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差异,削弱公约的基本原则。因此,不论是中国、印度、菲律宾以至埃塞俄比亚等国都认为,在国际峰会中讨论气候变化,某程度上只是一种权力游戏。

在国际共识看似难以达成之际,欧洲诸国议会的内部权力更迭,或许可成为气候变化的一丝曙光。近年,西欧诸国以环保为纲领的绿党,已逐见摆脱多年的颓然,一跃成德国、奥地利等地的主流政党。随着绿党联盟在5月的欧洲议会选举报捷,欧盟近日提出新的“欧洲绿色协议”,以协助欧盟较贫穷国家逐步取缔化石燃料。这种政治现象正好呼应了Ipsos-MORI的调查指出,对Z世代而言(18至25岁),气候变化是紧迫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在瑞士、西班牙、德国中,更有逾半数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是最紧迫的。

国际政治因现实利益之容易裹足不前,但已厌恶政客及建制力量的人民却能施压及推动改变。这种由下而上推动的社会运动,虽然目前只集中于西欧诸国,但未来会否扩展至东欧、美国等地,唤醒民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仍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