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平台难解燃眉之急 政府终须回应社会诉求
特首林郑月娥周二(8月20日)宣布,将构建对话平台为香港局势寻找出路,并会先接触一些持类似建议的“有心人”,当中包括政商界、专业界别及大学校长等社会精英,协助筹备有关工作。社会各界若能放下成见,理性沟通,固然能促成社会复和、修补撕裂,但这种平台较有助收集民意,推动社会深层次改革;要解燃眉之急,化解社会当下分歧和矛盾,始终系于政府愿否明确回应合理诉求。
“有心人”公信力不足
在目前政治气候下要促成跨界别群体有效沟通,对话平台的组成就必须获得公众信任,故其筹组骨干须由具足够公信力的社会贤达出任。据消息人士透露,特首将接触曾提出构建类似对话平台的“有心人”,他们主要来自政商、专业界别、大学校长及宗教领袖等,包括前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前运房局局长张炳良、立法会前主席曾钰成、教大校长张仁良、浸大校长钱大康及天主教荣休主教汤汉等。
诸位贤达无疑为传统社会菁英,于不同领域上的确地位斐然,理应获社会一定尊重,但要化解当前的社会矛盾,此等人选具否足够的公信力,倒是成疑。诸如上述两位大学校长,均在近日与学生会面时触礁,不少学生均不满校长们的立场、甚至态度,钱大康更是在处理浸大学生会方仲贤被捕一事上受学生猛烈炮轰,而当大学校长连其校内学生均未能取信时,其信誉还足够支撑跨越各界的对话平台吗?至于唐英年有份参与更教人大惑不解,他的公信力早在当年参选特首所涉的僭建风波中荡然无存,在修例风波中的立场更是与港府几乎如出一彻,如全力支持政府粗暴修例,在8月仍反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等,试问此对话平台如何教反修例市民赋以信任 ?
目前社会急须的是降温,而降温的最有效方法是回应社会的合理诉求。包括“01观点”在内,各界已多次指出政府须从速设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为社会顿时稍作“止血”。正如国际关系学者沈旭晖亦在社交媒体上透露,曾获政府中人邀请加入筹组对话平台,惟他拒绝,并认为政府如能即时回应社会五大诉求,根本无须另设沟通平台,而且若平台只是供政府作象征式回应,只会适得其反,加深民众不满。
当连沈旭晖这种获邀请加入筹备小组的学术界精英也质疑林郑月娥之诚意,并担心所谓的对话平台会成为“白手套”,问题之严峻不言而喻。再者,若不只一名熟谙民意的精英不愿趟这“浑水”,那么平台骨干将会由较为离地的传统贤达组成,有如重复林郑原本施政“离地”、不谙民意之弊病,难逃失败之命运。
虚假对话无用 设独立调查委员会始为必要
“01观点”明确指出,政府的改革措施不能和稀泥,不能像以往的公众咨询如“土地大辩论”般沦为“政治骚”。为社会降温、提供改革土壤,政府就不能再回避社会的合理诉求;若企图以所谓开放的对话平台蒙混过关,无非是缘木求鱼,甚至是继续玩火,激化社会的不满情绪。
故此,林郑政府须即时成立有法定权力的独立调查委员会,为6月以来的冲突查找成因,提出改善建议。与此同时,林郑亦应为这个“对话平台”重新定位,将其讨论焦点放置于社会的深层次改革,透过跨界别群体的讨论共商对策,谋求出路。须知道修例风波的爆发与社会累积已久的深层次矛盾有关,要彻底愈合社会撕裂,社会亦有必要携手走出困局。正如《香港01》具体倡议,应透过三个委员会同时解决燃眉之急及社会一直避而不谈的种种结构性问题,即时检讨冲突成因、同时研究进行社会深层次改革,最后对冲突各方进行特赦、和解,三步实属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