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前瞻】经济前景不明 政府更要加开支、加税、稳定收入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发表网志,重申来年度预算案主调是“撑企业、保就业、稳经济、利民生”,减轻经济风险对民生的影响,似乎政府会大力扶助企业,透过就业和营商驱动经济运转。诚然,政府坐拥万亿财政储备,理应有余力同时应付经济冲击,以及承担更多医疗、教育、福利等民生服务。问题是,政府愿意这样做吗?

不计派钱,去年的财政预算案共花524亿元派糖。(资料图片)

公共开支确有增长 突破未见

无可置疑,自2009/10年财政年度起,政府的开支显著增加,2017/18年度的公共开支比十年前增加逾一倍,新增资金投放在教育、医疗、福利、创科、基建范畴。当然,除了基建外,新增的资源只是追落后,补回昔日的资源不足。

从另一个角度看,政府其实没有刻意增加开支,因为政府仍然严控公共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在18%至21%左右。陈茂波去年发表2018/19年度预算案,高调表示去年及直至2021/22年度的公共开支比例维持在21%,比过往财政司定下的20%上限高,体现“理财新哲学”,但回顾统计,这比例其实跟回归后及近几年的数值相差不远,说不上突破。

陈茂波在去年3月23日宣布“补漏拾遗”,派发4000元。(资料图片)

《基本法》条文有阐释空间

近年库房水浸,2017/18年度盈余更达1,400亿元,特区政府为何节约公共开支?政府一向解释库房收入波动,评估开支时不应过份进取,以免日后难以支撑。上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直言恪守量入为出原则,指“长期耗用储备来应付不断膨胀的经常开支是不可持久的。经常开支需要由可持续的收入来应付”。

预算恪守量入为出,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的原则,来自《基本法》第107条,也沿袭回归前后历任政府的公共财政传统。有声音指,进一步提升公共开支始终有违《基本法》。2017年8月,前金管局总裁、现任行政会议成员任志刚提出重新理解条文,为政府扩张开支铺路,指不应生硬理解政府收支与本地生产总值同步增长,或者把支持限于固定比例,例如20%。

的确,翻查《香港基本法起草过程概览》,在1986年讨论开初,有委员主张政府财政支出不应超过本地生产总值15%,但这并非主流建议,由第一稿到最终条文都没有提及比例,意味着政府须死守开支比例硬指标之说缺乏理据。

现时香港“量入为出”的理财哲学,是源自以往英国政府要求殖民地自给自足。(资料图片)

要稳定开支 首要稳定收入

《基本法》条文有斟酌空间,在日常财政管理,政府亦有板斧调整收支,只是官员不为。“01观点”一再指出,政府本有能力稳定收入。其一,适度增加高收入人士的薪俸税和利得税税率。此两种税收平稳及可以预期,即使在经济衰退期间,仍有一定进帐,更支撑了三至四成的政府收入。两种税率只需各增加1%,就可新增约100亿元收入,也没有违反低税制的原则。

再简单一点,政府只要减少“派糖”,削减半数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宽免,也可以补回100亿元收入。政府只要维持营商环境,企业和人才不会因为一两个百分点的税负而离开香港。

其二,地价和印花税收入的确时高时低,在2017/18年度,两者收入合共高达2,500亿元,占去政府总收入近半。不过,正因为政府没有好好思考在经济畅旺时如何调配非经常收入,导致盈余要么锁在库房有钱不用,要么就变成非经常开支,“派糖”了事,错失投放经常开支的时机。

早年智库“新力量网络”提出建立财政稳定基金,规定经济好景时,多赚的波动收入会拨入基金;当经济下滑时,便可从基金垫支少收的波动收入。此举可以将波动收入转化为经营收入。曾俊华在任内成立未来基金和房屋储备金,采纳了部分财政稳定基金的意思,积谷防饥。不过,款项并非来自波动收入,未来基金来自土地基金结余,房屋储备金来自库房,再者,现届政府无意持续注资,也无意改成财政稳定基金,只是由得基金继续投资滚存,没有善用储备。

有人担心开支用不得其所,例如近年大型基建超支频频,医管局上届获拨款630亿元,医疗系统仍然一团糟。就此,政府有责任监督公帑运用,免得付诸流水。

本地经济增长趋慢,而人口老化对医疗和社会福利的压力日增,现届政府明言提升公共开支比例上限,实属好事。政府应该把握时机,尽早善用储备投放资源,同时改革财政管理原则,增加稳定税收,减少收入波动,摆脱“守财奴”这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