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孟晚舟】加拿大不应盲从美国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当地时间周一(28日),美国正式起诉中国科技企业华为、集团副董事长孟晚舟,以及华为两家子公司合共23项罪名,包括窃取商业机密、商业欺诈、妨碍司法公正、违反伊朗制裁令等,意味案件已进入新阶段。
自从加拿大12月初应美国要求拘捕孟晚舟后,华为“太子女”的命运顿成舆论焦点。当然,没有人天真到一个地步,以为她会否被引渡到美国,完全与政治无关。真正的问题是渥太华是否有足够魄力,纠正错误,避免不必要地在中美矛盾中陷得更深。

1月25日,加州大学哈斯汀法学院国际关系法学者Chimène Keitner,在美国国际关系杂志《Foreign Affairs》刊登一篇文章,厘清了一些概念。她指出,即使在司法程序比较透明的国家,“引渡”与否其实并非只是法院的事,过程可能也会充满政治考量。

具体来说,法院收到另一国的引渡申请后,便会展开聆讯,而即使法院认为引渡的法律理据充分,疑犯最终会否被引渡,通常仍要由政治官员(political official)决定──在加拿大,这位官员是司法部长,在英美则分别是内政大臣和国务卿。换句话说,在是否引渡孟晚舟上,渥太华当局并非没有角色。

华府官员召开记者会,高调起诉华为及孟晚舟。左至右分别是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署理司法部长惠特克及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视觉中国)

必须指出,美国高调起诉华为的日期,恰好与中国副总理刘鹤抵达华盛顿的日子重叠,这难免引起外界联想。纵然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强调,针对华为的指控“完全独立”于中美贸易谈判,但外界依稀记得特朗普总统在12月中的一番话,他在被问及会否干预孟晚舟案时声言:“如果我认为对国家有好处,如果我认为有助于达成必将成为历来规模最大的贸易协议……有益于国家安全,我当然会在我认为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干预。”

特朗普早前扬言会“干预”孟晚舟案,令人质疑孟晚舟一旦被引渡至美国,能否获得公平审讯。(视觉中国)

Chimène Keitner的文章和特朗普的言论,对加拿大处理孟晚舟案有何启示?

特朗普在作出上述表态、扬言可能把孟晚舟视作中美贸易磋商“筹码”后,加拿大不应批准美国的引渡要求。这是因为,特朗普早已不必要地干扰美加司法合作的惯常程序,削弱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信心,质疑假如孟晚舟一旦被引渡至美国,究竟能否受到公平审讯。

无可否认,自从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明显倒退,华为亦在中美角力当中,逐渐由小菜变成正餐。作为第三方国家的加拿大如今卷入中美冲突,承受中加关系倒退的风险,这无论如何都是不理想的。倘若孟晚舟最终被引渡,只会令加拿大在这场它本来无须参与的争端中陷得更深。

现时渥太华要做的,就是展现魄力:一方面,它应拒绝华府的引渡要求,别令“不公平审讯”成为事实,维护外界对加拿大法治的信心;另一方面,它要让人看到,加拿大虽是美加同盟中相对弱势的一方,但绝非毫无主见地屈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