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然懿居有吸引力 首置上车盘应广推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市建局首置上车盘焕然懿居周四(1月3日)开始接受申请,以市价62折向合资格市民发售,最平可以314万元购买261呎开放式单位。对于不少有意置业的中产,这无疑有一定吸引力。首置上车盘的政策值得肯定,惟有两点政府必须检讨。第一,当局应恒常化首置上车盘,并思考市建局的定位;第二,焕然懿居过多以细单位为主,未必切合普遍市民的置业需求。

“焕然懿居”开放式单位。(张嘉敏摄)

马头围道的市建局重建项目焕然懿居,两座单位合共493个,当中450个单位作首置上车盘,以市价62折出售,帮助市民上楼。单位面积介乎261至507平方呎,售价由314万元至660万元不等,呎价约14,000元。加上市建局承诺为买家提供最高九成按揭,换言之最少可以31万首付上车。

首置上车盘值得恒常化

周四接受申请后,不少准买家领取表格。他们认为单位不大,间隔一般,惟楼价高企不下,选择有限,所以只望能抽中焕然懿居。由此可见,首置上车盘大有市场。

根据规定,首置盘的申请者入息为居屋限额加三成。以二人或以上申请者为例,入息介乎57,001元至74,100元。对于这批夹心中产,公屋和居屋并非为他们而设,但私人市场的楼价屡创新高,他们若要置业,不得不花光储蓄支付首付,每月收入亦要拿一大笔钱供楼。所以,焕然懿居受欢迎,是自然不过的事,当局应在不影响公营房屋供应的前提下,考虑将首置上车盘恒常化,持续供应单位予夹心阶层。

回看1990年代,房协以曾提出夹心阶层住屋计划,为超出公屋和居屋资格的夹心中产提供置业机会,浩景台等屋苑大受欢迎。如今林郑政府推出首置上车盘计划,可谓重新正视中产的置业需求。然而,首置盘目前只得焕然懿居一个项目,只怕供不应求。当局宜迅速行事,考虑由市建局恒常提供资助单位,助夹心中产上车。

开放式单位的实用面积为261至284呎,售价314万至380万元;一房单位实用面积281至404呎,售价345万至549万元;而2房实用面积则为445至507呎,售价566万至661万元。(“焕然懿居”售楼说明书)

少赚几亿 多负社会责任

政府若愿意恒常化首置上车盘计划,则不得不同时检视市建局的定位。过去多年,市建局的重建楼盘虽然华丽,但同时过于昂贵,非一般市民能够负担,令社会普遍对市建局甚为反感,认为与其他牟利的发展商无异。今次市建局不惜少赚10亿,以62折出售焕然懿居,可谓扳回一点声誉。

固然,市建局作为自负盈亏的机构,必须考虑收支平衡,维持盈利以作收购及重建之用,但香港物业市场过度炽热,令基本置业出现困难,市民对市建局的社会责任亦期望甚大,局方实应考虑调整长远策略,在未来的项目划分一定资助单位,协助夹心阶层置业。

“焕然懿居”示范单位。(洪嘉徽摄)

不只为“上车”的置业单位

另一方面,焕然懿居这一类资助单位的功能定位为何,当局亦须再思。顾名思义,首置上车盘是为首次置业的人士上车,并非作投资买卖之用。当局亦因此规定,业主购入单位五年内不可出售或出租,禁售限期过后若出售或出租,亦须向市建局缴付补价。

然而,焕然懿居过多以细单位为主,最细的开放式单位甚至不设洗衣机,惹来不少人抱怨。可以合理推断的是,部分买家或以“先上车”为目标,在五年限期过后宁愿补价放售,转买较大单位。政策原为满足基本置业需求,若然最终带来更多投资买卖,只怕有违原意。

理想而言,政府提供的首置上车盘,并不应只为一时上车,而是适合长期居住。这样既满足基本住屋需求,而又不会加剧炒风。若要做到这点,市建局不应过分集中提供细单位,而要考虑普遍家庭的居住需求。目前香港每户平均人数为2.8人,意味2人单位、4人单位亦应有一定数量。焕然懿居以1人开放单位和1房单位为主,未必切合大多数市民的置业需求。

再者,市建局总监韦志成去年曾在网志指出,“为迎合市场需求和市民的购买力”,市建局会提供更多细单位,并善用其中空间。焕然懿居的1人单位不设洗衣机,改设付费共享洗衣廊,相信正是一例。然而,发展商以楼价高企为由,集中提供蚊型单位,反过来亦可能令香港人不敢生儿育女、组织家庭。因果关系,不易粗疏下结论,当局在规划单位大小和对象时,应作全面研究。唯有如此,才能令香港人安居乐业,做到安得广厦千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