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时亨评政府容忍无能者 一众高官知丑吗?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沙中线红磡站独立调查委员会聆讯逾月,近日港铁管理层披露离职细节,主席马时亨引述特首林郑月娥话语,指她对沙中线项目团队失去信心。马时亨凭过往任职政府的经验,估计林郑失去信心的原因,是“政府能够容忍无能力的人,但唔能够容许不准确的报告”。
马时亨的观察是否准确,还待林郑澄清。但聆讯在法院进行,沙中线风波尽受港人关注,相信马时亨此刻不会也不应无的放矢。公众指摘官员无能,有如家常便饭,但由局中人道出政府容忍庸官,则令人惊讶不已。港人一直殷切期待官员积极有为,这需要政府物色才德兼备官员运用智慧、魄力,解决房屋、民生、政制范畴的沉疴固疾。马时亨的一句话,无疑令港人失望透顶。

马时亨表示,当得悉螺丝帽数目出错时,“黄唯铭当时感到惊讶,而我系觉得震惊”。(欧嘉乐摄)

游走官场多年仍评高官无能 指控严重

他在2002年至2008年任职问责局长,横跨董建华及曾荫权年代。两个任期的政策,累积了社会怨气,例如西九文化区单一招标后被批利益输送、领展上市、政改失败等,社会改革停滞不前,反而衍生更多矛盾,影响至今。

难以期望马时亨的政治和经济立场跟广大市民一致,但若果与他共事的司局长及高级公务员有决心、干劲、视野,只是立场不同,或许他会用其他字词形容政府团队质素,不会以“无能力”形容。相较之下,马时亨在任内推动地铁及九铁合并,顺道整治发生管理层风波的九铁公司,当时被视为一大政绩。也许经此一役,他更加肯定自己的才能。

言论纵不中听 政府须正视

更悲哀的是,他是以十多年前的经验,猜测今天港铁失信于林郑的原因,暗示十多年来政府变迁了班子,但这个热厨房的顽垢和污气久久未消。即使他在2008年辞任局长,仍活跃政商圈子,除了先后任职港铁非执行董事和港铁主席,还出任教育大学校董会主席、证监会委员等公职,多少与高官交手。试想想,若果政府管治新风已现,能够大刀阔斧解决社会问题,马时亨不会说出这番话。

当然,马时亨此刻指点江山,未免其身不正。一来,他曾是政府问责团队,要为当年施政庸碌,祸延现在,负上集体责任,不能抽身。二来,港铁在他治下被爆出沙中线偷工减料及沉降,他和董事局也懵然不知,暴露港铁内部的管治崩坏;而回应高铁试车事故时,一句“我哋话畀你听OK就得”,自视过高、态度傲慢。尤有甚者,马时亨当年领导高铁独立调查委员会主席,建议港铁要改善内部通报机制,但沙中线丑闻,恰好显示港铁重复犯错。在港人眼内,马时亨已无好感,盼望港铁早点选出新出席接替他。不过,他对政府的评论,政府还是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