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山竹】天台树透视旧楼危机 市区重建进度须加快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台风山竹袭港,大角咀一幢唐楼的外墙连同附生植物被吹倒,幸好没有造成人命伤亡。现时有不少旧建筑物都被植物附生,一旦台风再临,恐怕会造成意外,值得关注。此外,香港的老旧楼宇众多,亟待重建,政府须制订出有效、合乎公义的市区重建策略,加快重建进度,以保市民安全。

2014年,法国摄影师Romain Jacquet-Lagrèze出版摄影集《石林独秀》,他在行往油麻地电影中心途中,瞥见一棵生在大厦上的老树,城市中的一点绿意,令他甚为惊叹,由是拍摄了一系列照片,并结集成书。惟这些外国人眼中的浪漫景致,对香港人来说却是难断的“烦根”。

《石林独秀》中的树木绝大多数是榕属(Ficus),易对建筑物造成破坏。榕树属于浅根性植物,而且钻入性强,只要有些许缝隙,即能钻入生长,变粗后或对建筑物结构造成损害。当然,大角咀塌墙事故的主因尚待查明,但按常理而言,天台上生出大树,一方面增加了大厦承担的重量,另一方面,令大厦更为当风。旧楼业权复杂,居民难合资维修,这些“天台树”或会进一步对建筑物构成破坏。

教育系研究讲座教授詹志勇曾经解释,这些树木或是经鸟类播种而落地生根。另外,也不能排除一些天台树本来是市民的盆栽,后来疏于打理,令植物附生建筑物上。立法会议员谭文豪在2016年则指出,有发展商疑在一幢旧楼绿化,以破坏天台的防水层。修理防水层花费甚巨,发展商或借此迫使市民出售单位。据指,发展商也会委托顾问公司撰写报告,将问题纪录在案,并提交土地审裁处,作为应重建该个项目的证据。

荃威花园天台有人大量植树,被称为“荃威的森林”(图片摄于2016年)

被居民讽刺为“荃威的森林”的天台,原来已存在至少13年。(罗俊文摄)

经过山竹一役后,市民、管理公司必须注意天台树木所造成的风险。屋宇署亦须主动进行检查,防患于未然。发展商也绝不能以该等卑劣的方式收楼,如果政府部门发现破坏楼宇结构的违法行为,必须秉公执法。

天台树只是市区老化问题的一小部分,就算老旧大厦没有“被植树”,居民也会为大厦日久失修所扰。《香港2030+》公众参与文件指出:“到2046年,楼龄达七十年或以上的私人住宅楼宇单位将达三十二万六千个,是2015年同龄楼宇的三百倍。”楼宇老化严重,情实堪忧,政府必须未雨绸缪,在保障居民权益的前提下,加快市区重建进度。现时,市建局每每采取单幢式的发展,难言治本。至于由地产商主导的发展项目,居民屡屡被逼放盘,令市区重建蒙上阴影。市建局代表曾言,自负盈亏、地积比限制等,窒碍了重建进度,如果这是事实,政府应作出适度调整。

更根本的是,政府要就都市重建订立清晰的蓝图。当谈及规划,政府常拿出《香港2030》辩解,认为自己已做好了本份。但正如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刘太格,《香港2030》只是几只小火鸡,而不是大孔雀。让市民安身,理应是所有为政者的抱负,香港一众高官理应藉这场风暴反思香港的城市整体规划方向,为人民谋福,而非自欺欺人,活在“善治”的幻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