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减排5年仍超世卫标准 解决关键在内地还是香港?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有环保团体近日分析出空气臭氧浓度创20年新高,二氧化氮和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的浓度同样超标。由声称保护环境乃“政府的核心工作”的梁振英政府,至希望建立“宜居城市”的林郑月娥政府,究竟当局处理空气污染的进度如何?不妨齐来重温。

2013年3月,环境局联同运输及房屋局、食物及卫生局、发展局等,跨部门制定《香港清新空气蓝图》。文件采纳新的空气质数指标,并为2015年和2020年订立减排目标。不过,环保团体多年来一直指出本港空气污染问题持续,部分污染物浓度更是不跌反升。

环保团体健康空气行动收集环保署数据,昨(18日)宣布本港上半年臭氧浓度达每立方米46.92微克,创20年新高,比1997年的每立方米约24微克增加近1倍;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的浓度由去年的每立方米38微克升至每立方米40微克。

我们的目标,是令香港成为全球其中一个对空气质素有最深入理解的地方,以便我们能继续积极应对空气污染问题。
2013年3月《香港清新空气蓝图》

港府指标仍高于世卫标准 市民健康续受影响

综观政府应对空气污染的结果,虽然《香港清新空气蓝图2013-2017进度报告》显示各种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但政府订立的指标仍超出世卫的健康水平。

本港及世卫对各种空气污染物的指标
  世卫标准 香港空气质素指标 香港2017年实际浓度
臭氧 100 160 369
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 20 50 35
微细悬浮粒子PM2.5 10 35 22

注:臭氧浓度以每日最大8小时平均计、悬浮粒子浓度以全年平均计(单位:微克/立方米)

虽然部分港府所制定的指标乃参考世卫2005年《空气质量准则》提出的“过渡时期目标”(较建议的健康“空气质素指引”高),但该水平对人类健康已经造成一定伤害,包括对年轻人生理及炎症性肺功能造成损伤、提高死亡率等,可见长期曝露于臭氧环境的影响绝不能受轻视。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达理指数指出,2018上半年有867人因空气污染而提早死亡,另外额外求诊次数达126万次,造成104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政府绝对有必要收紧排放指标至世卫水平,才能为市民健康提供保障。

已逝的香港大学教授贺达理 (Anthony J. Hedley)是达理指数创办人。其研究以金字塔说明,大部分人(金字塔底层)暴露在空气污染中,身体可能会出现炎症;下一个阶段就是“silent injury”(沉默的伤害),即内脏及身体机能受损;上一层就是精神健康受损,继而令发病率增加,增加公共医疗负担,金字塔顶层则为因污染而死亡。健康空气行动项目主任谢颖琳指:“很多人觉得健康与空气污染好像不著边际,但其实好贴身。”

健康空气行动高级社区关系经理龙子维表示,臭氧是由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复合而成。环境局数字显示,近年路边空气污染物相比2013年高峰期有明显减少的迹象,但本港电动车的比例只占0.5%。将此数字与全球首个实施100%公交电动化的深圳市比较,实在是天渊之别,加上近日《香港01》曾报道公共运输交汇处的空气质素非常恶劣,港府推动公共交通电动化刻不容缓。

公共运输交汇处空气差堪比大型毒气室 公共交通电动化不可缺

政府归咎空气源头自珠江口 实非局部地区问题

政府发表2017年空气质素报告时,承认当时空气质素不理想。屯门、元朗和东涌的路边监测站污染日数为各区最高,环保署当时解释,由于地理和气候问题,“西面地区较接近珠江口,令珠江口积聚的污染物会随西北风吹到本港西面”。

有趣的是,健康空气行动今年的研究显示,全港13个一般空气监测站中,以将军澳录得的臭氧浓度最高,为每立方米66.74微克,其次是东区(每立方米61.78微克)及沙田(每立方米56.31微克)。而以二氧化氮来说,浓度最高的地区依次为葵涌、深水埗及荃湾,显示整体空气污染并非局部地区问题。

政府的解释早惹起社会部分人士讨论,较早的研究显示,本港超过六成氮氧化物源自本地,只有11.7%至17.3%从珠江三角洲内排放。要知道本港的空气污染问题来自多个源头,区域污染只为其中一个因素,另亦包括电力厂和运输工具,诚如林郑月娥首份《施政报告》亦指出,船只才是本港目前最大的空气污染源头。

【空气污染】臭氧浓度创18年新高 环保署归咎气象因素

政府将与内地签署协议,共同设立水域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区,创亚洲先河,手法值得欣赏。惟政府不能忽略环保前瞻性。各国开始就公共交通电动化展开计划,反观“电子道路收费先导计划”在港讨论超过30年仍未落实,港府应正视本地源头,加快从多方面着手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01新书推介。

《重拾领导力︰香港01社论选集2017-2018》
书展优惠价︰$70

《安得广厦千万间︰香港01土地及社会政策倡议》
书展优惠价︰$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