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乱象丛生 申诉专员公署展开调查 教育局需加强监管
6月26日,申诉专员公署发出新闻稿,邀请公众就教育局审批学校调整学费申请的机制,提供资料及意见,并已就学校调整学费的机制展开主动调查。新闻稿提到,社会上有意见认为教育局的审批制度欠缺透明和严谨,学费调升的申请轻易就获得审批,对家长构成沉重的经济压力。而根据教育局2017年9月公布的资料,在2017/18学年,共有147所直资、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获批调高学费,部分学校的学费每年逾20万元。国际学校的高昂学费已是人所周知,但不少本地家长仍不惜重金送自己的子女入读。国际学校的种种问题逐渐受到公众关注,政府有责任回应公众诉求,加强对国际学校的监管。
国际学校第二宗“罪”:滥收费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同意申诉专员公署的调查行动。他认为国际学校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国际学校除了每年十几万的学费,同时还设立各种名目的收费,包括提名权、建设费和债券等,而这些名目下的收费可以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叶建源还提到,收取各种费用的国际学校不仅得到政府免费拨地,有些甚至获得政府的免息贷款,在这样的情况底下,国际学校除了收取高昂的学费,还巧设各种名目的收费。他因此怀疑国际学校存在严重的滥收费用之嫌。
有报章翻查全港约50间国际学校新学年(2018/19)学费,排除未公开学费的学校,发现近八成半申请或已获批调高学费,加幅约3%至9%。汉基继续蝉联学费榜单之首,一年学费最高逾24万元。报道又提到,宣道国际学校学费加幅达到9.46%,是各校之最;学校宣称加幅较大是由于校舍搬迁及营运开支加大。另外,宣道国际学校向没有公司提名权、个人资本证或个人资本票的的学生收取27,500元年费。
事实上,不少国际学校都设有类似提名权、资本证、债券等名目的收费,而家长手持这些债券或提名权的子女往往能够获得优先面试或者取录的机会。不过,这些债券的面值动辄以数十万计,有些甚至达到几百万,门槛之高,远非一般家长可以承担。国际学校设立的原意是希望能够满足外籍人士的子女于本港就学的需求,但观乎今日国际学校滥收费用的现象,相信不少高薪厚职的外籍家长都要望门兴叹、拂袖而去了。
国际学校第三宗“罪”:管理差
而假使子女入读心仪的学校,家长们也别高兴的太早。近日便有报道提到,有国际学校一年收十几万学费,却未能提供相应的高质教育服务。国际学校总是以多元舒适的教学环境及高质素的师资人员作为招徕。然而,有家长团体早前向《香港01》爆料,指宣道国际学校的管理混乱,新校舍设施多处出现问题,连攸关安全的消防系统都失效,抱怨学校提供的服务“物非所值”。宣道学校的个例为其他国际学校的管理敲响警钟。学校收足建设费却连基本服务都未能保证,也难免买单的家长要怨声载道了。
国际学校第四宗“罪”:不合规收生
国际学校的最后一宗“罪”是违规超生。2017年,立法会议员叶建源指出,2016/17学年,有15间非本地学生所占比例低于70%,其中4间甚至低于50%。叶议员据此查问教育局,非本地生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时任署理教育局局长杨润雄答复指,非本地学生比例受签订时的服务合约所限,每间学校所需达到的比例都不同,由50%至85%不等;据教育局称,2016/17学年仅有一间的收生比例不符合相关规定。此后,媒体继续跟进2017/18学年国际学校的收生情况,发现有18所国际学校的非本地学生低于70%,有的学校甚至低于30%。教育局发言人回复指,规限取决于服务合约,因此收生比例各有不同;2017/18年度除2间新办学校,其余皆符合相关规定。
国际学校经常被指“违规”收生,但由于资料欠奉,传闻未能作实。这里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国际学校的本地学生比例近年持续上升,各校将来违规收生的机会自然大大增加;第二,教育局总是以签约时的保密协议为由,拒绝透露个别国际学校协定时设定的比例。虽然政府不应违背双方订立的合约,但为数不少的国际学校都得到政府的超低价租地(1,000港元/每年)或者免息贷款,变相等于得到公帑资助,因此,政府实在没有理由连收生比例都不愿透露。这样的保密条款难道不是违背公众利益吗?
上述提到的国际学校四宗罪(学费加价不透明、滥收费、管理差、不合规收生),表明国际学校已经弊端丛生。申诉专员公署主动调查国际学校是一个良好的起步点,政府应紧随其后,敦促国际学校交代其加价以及各种收费名目背后的理据,同时,政府当局也应向公众披露更多关于国际学校的资料及数据,让公众得以监察公共资源流向,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以合理地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