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SPACE开设电竞文凭 人才培育须提上议程
香港的电竞发展总是给人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政府早前表示电竞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却鲜见具体的行动及实际措施,既未能厘清电竞的定位,也难言提供清晰具体的电竞产业发展政策。然而,政府对电竞业的冷待未能浇灭年轻人及产业持份者的热情。上个月,数码港宣布将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合办“电子竞技科学文凭”课程。课程于六月初开始接受报名,截至本周二(6月26日),该课程收生已爆满,报名人数更超额六成。此举或者能够帮助培育本港电竞及其相关产业人才,如果“电竞文凭”收效佳,政府更可鼓励各大专院校开办电竞、游戏设计文凭,甚至是学士、硕士学位课程。政府应同时促成电竞及相关行业的就业阶梯,以确保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在本港,电子竞技是一个新兴产业。由千禧年代开始,本港开始出现零散的电竞赛事,但当时的赛事性质主要以网吧赛为主。近年,电子竞技在本港的认知度逐渐得到提升。2012年,香港的电竞选手刘伟健代表台湾电竞队伍赢得《英雄联盟》S2世界赛总决赛冠军。2013年,一间以推动电子竞技的发展为使命的公司在香港成立,该公司旗下更组建了香港首支职业电竞队伍“香港态度”。此后,香港不时都有举办地区性电子竞技比赛。2015年,首届香港电竞节在会展举行。2016年8月,电竞的职业联赛LMS夏季总决赛在亚洲国际博览馆举办,成功吸引超过3千名观众到场观看。
电竞正在逐步走入公众的视野,可见的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ewzoo的数据,2017年全球电竞市场收入达到6.96亿美元,同比增长愈四成;与此同时,2017年全球电竞观众为3.85亿,同比增长近20%,其中来自亚太的电竞爱好者占全球比例为51%,远高于欧洲的18%及北美的13%。Newzoo的报告预计,2018年全球电竞收入 将达到9.06亿美元。
参考其他地区的电竞发展情况,美国的电竞产业发展已经趋于成熟,而且产业规模庞大;邻近的南韩及台湾亦发展理想,南韩的电竞发展更是于1998年的时候,成为当地金融风暴过后振兴经济的手段;中国内地的电竞发展亦见良好势头,分别于2012年及2013年在江苏昆山举办世界电子竞技大赛;2016年,中国国家发改委提出将电竞列为十大转型升级消费行业,及后更于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以电子竞技等新兴运动项目为重点,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同时,文化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也接连出台推动电竞发展的政策。
香港政府于本地电竞的发展上虽不能说毫无建树,但其所作所为实在令人感觉仍处于起步阶段。2017年4月,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首次提及电竞将会是政府推广的创意产业之一。一年后,陈茂波在今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投放一亿于电竞发展。但政府想用一亿港元发展电竞产业难言足够。单是去年举办的第一届电竞音乐节,旅发局就花了3,500万。这一亿元到底能够做什么呢?
而就算港府成功创造出电竞相关的就业岗位,试问香港可有相应的人才可以胜任? 电竞这项新兴运动衍生出庞大的产业链,电竞产业链涉及数码娱乐、网上串流、体育竞技、电子产品研发及广告业等产业。正如该次HKU SPACE开设的“电子竞技科学文凭”,该课程中心总监周嘉明多番说明,该课程其实是以电竞产业链为设计蓝本,包括电竞商业生态系统、发展背景、串流技术、节目管理、社会责任、安全及法例等六个单元。因此,电竞课程并非旨在培训电竞职业选手。
据悉,美国、英国及内地的大学近年都相继为电竞开设专门学士学位及相关课程,让年轻人学习电竞的相关知识。例如,英国史丹佛郡大学(Staffordshire University)于2018年度加入为期三年的电竞学士学位(E-sports BA(Hons)),课程内容将会包括学习筹办电竞比赛,进行商业计划,筹组电竞队伍,建立线上群组及电子市场推广策划等等。又或者,纽约电影学院都专门设有游戏设计学院(Game Desgin School),而一洋之隔的英国国家电影电视学院则有“游戏设计及发展”的硕士课程。但反观香港,虽然有些学校都有提供数码设计的课程,例如理大的数码媒体课程(Digital Media (BA))及城大的创意媒体课程(BA-Creative Media),但鲜见政府提供具体针对电竞、游戏设计的课程。
如果香港想在这个日益壮大的电竞市场分一杯羹,政府不单要尽快厘清电竞发展方向,更要投放资源于电竞人才培训。港人过去对电竞的理解通常较为负面,至今仍有“勤有益戏无功”的观念,这些偏见其实都不利于年轻人投入电竞的行业。要消除这些阻拦年轻人入行的障碍,政府可以做的就是为电竞人才正名,鼓励各大专院校开办电竞及相关课程,提升电竞人才及其专业地位的认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