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观点】宽免差饷还富于富 必须修正 平衡业主租客地位
宽免差饷措施,再次证明了政府还富于富,讨好拥有大量物业的财团及商贾。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预计本年度首十位差饷缴纳人,共获得 2.565 亿港元宽减额,涉及约四万个应课差饷物业。单看两亿多元金额,也许不算庞大,但与过百万商住业主只获宽免 2,500 元相比,则是天壤之别。更气愤的是,不少租客根本未能受惠。惠民措施言过其实,政府必须中止,或至少大幅改革受惠准则。订立财富分配政策,目标是提升总体民众生活水平、缓解贫富悬殊引致的社会不安,但是差饷宽免漠视了对租客、小业主和大业的分配不均,难言公义。
平情而论,财政预算案建议差饷宽免措施,近年不下十次。到近年指摘不断,主因是措施失去纾困、共享的意图,实为优待财团商贾。起初意念是利民纾困,例如2002、2003、2007、2008年,香港正值金融风暴、沙士和金融海啸。市民鲜有异议,是少有的德政。
之后政府盈余不断,包含宽免差饷的所谓的一次性纾困措施成为恒常,却不肯改革再分配政策,欠缺长远管治思维,本已值得批评。随着社会矛盾增加,尤其对楼价房租攀升、地产财团不满升温,民间开始质疑宽免措施本身,厚待业主,亏待租客。再者,因着政府一度调低差饷宽免额,连业主也批评政府“派糖”手紧。
最要命的,是立法会议员几年来询问政府宽免额分布后,发现一小撮差饷缴纳人的宽免额,竟可享有高达千万甚至上亿元宽免税金。单计今年,政府预算宽免额178亿元,涉及325万个须缴付差饷的物业。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指出,本年度首十位差饷缴纳人共获宽减2.565亿元,涉及约4万个物业。
须知道,除了住宅和商户外,如果广告招牌、柜员机、电讯系统早被分开评估差饷,这意味着此等设施也能受惠宽免。即是说,十位缴纳人占去七十分之一的预算额,绝不匀称。更甚者,若由2014-2015年度起计,首十位缴纳人宽减额估计达7.194亿元。
财库局强调,这十位缴纳人有82%的租约订明租金不含差饷,只是业主代缴差饷,故租客仍可受惠宽减。不过,当范围拉阔至首100位缴纳人,比例就跌至77%。而且,总体来说,有九成以上的住宅物业租约列明由业主支付差饷,非住宅物业则有43%。大部分租客,尤其是私楼租客,无法受惠于宽免差饷措施。
拥有大量物业的财团和个人,财力雄厚,甚至有份推高楼市,部分受惠项目未能直接令市民得益,毋须政府“雪中送炭”。宽免差饷措施,不问缴纳人物业数目和性质,结果偏袒大企业和物业大户,租客无从得益。政府却懒于修正,以致怨声四起,亟需纠正。
政府必须认清财富分配的本质,在制订政策时,目标是促进社会和谐、团结,有利个人实践目标。一次分配在生产部门进行,政府要确保劳工有起码的工资、员工福利和保障等,促进社会再生产。二次分配包括公共服务、福利、税收、金融政策,提升总体民众生活水平、缓解贫富悬殊引致的社会不安。
今天,业主权力本已较租客大,财团、物业投资者财力、权力也更大。宽免差饷措施,徒令富者愈富,偏离财富分配目标。政府必须修正,用其他政策取代,譬如增加租客保障和津贴。针对业主,尽管财库局解释现有资料电脑记录系统难以细分业主资料,区分受惠对象有困难,但 政府仍可考虑取消非住宅物业获宽免,或者规限某个估值以上的物业不获宽免,平衡小业主和大业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