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姑勿论“通俄门”属真属假 美国须反思为何选出特朗普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较早前打破常规辞退FBI局长科米,并透过白宫发言人指摘他已令FBI所有人员失去信心,但FBI署理局长随即反驳指科米得到局内广泛的支持。这宗罗生门事件,让外界更加质疑,特朗普辞退科米的主因,是因为他在调查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涉嫌通俄一事毫不留手,更加怀疑他心中有鬼。但无论“通俄门”事件是否属实,特朗普在当选前后的种种言行,也足证他理应不够资格担任美国总统一职。故此,美国上下应一起反思为何在去年的选举产生如此不堪的结果。

唐纳德自爆通俄,彻底改变“通俄门”的性质。(网上图片)

支持特朗普的人,往往认为他的举动突破了白宫僵化制度的限制,以及突显政坛建制精英的虚伪。然而,当一个人手握大权而无视任何合理的制衡时,荒诞的事便会不时发生。上星期《01观点》便已指出,特朗普手握美国发动核武的大权,但他种种疯狂的行为,实让人担心他胡作非为时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但相比于特朗普是否真的会发动核战,外界更加长期关注他有否在竞选期间与俄罗斯不恰当地过从甚密。毕竟,这宗事件的影响性并不逊于北韩核问题,而且从特朗普的反应来看,这宗事件的真确性甚嚣尘上。

事实上,美国与俄罗斯一直处于地缘政治上的竞争关系,若然俄罗斯得悉美国到底有多少筹码在手,美国军方和外交人员过往做的事也可能会付诸流水。俄罗斯今年扩大在叙利亚的影响力。表面上来看,它颇为乐意分担对付伊斯兰国的责任,但其实它一直有自己的盘算。简单而言,不论在地缘政治上,抑或在经济上,叙利亚的地位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举足轻重的。叙利亚港口城市塔尔图斯是俄罗斯在地中海中唯一有实际控制权的港口,俄军多年来得以在这个城市设立海军基地,使美军也忌惮三分。若然日后俄罗斯把港口提升至可以停泊航空母舰的级别,那么美国在中东地区便会受到更大的箝制。

司法部长塞申斯(图右)在通俄门一事上,处理欠妥善,特朗普发狠话猛烈批评.外间认为,他将会是下一位离开特朗普政府的主要官员,不知蒂勒森(图左)会否走得比他更快?(路透社)

与此同时,叙利亚是俄罗斯天然气输往欧洲的重要途径,往后能否确保这个地盘不受侵占,将是它是否有足够筹码与西方国家周旋的关键。尤其西方国家在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事件后选择制裁俄罗斯,俄罗斯十分倚赖在叙利亚扩大它的优势,以便釜底抽薪。如俄国在叙利亚的计划全盘取得成功,那西方国家制裁它的成效便会大幅降低。

如是者,便不难理解为何美国外交人员,甚至不少民众均十分在意特朗普是否曾向俄罗斯泄密,透露美国现时手上拥有的筹码。无可否认,现时尚未有足够的法律证据去指证“通俄门”事件属实。然而,从特朗普当选总统至今,他的种种行径显示出他对外交和内政一无所知,美国亦一直不乏庞大反对特朗普的声音。追源溯本,问题始终在于为何美国人大多以拥有民主选举制度为傲,最后却让特朗普当选了美国总统。即使我们不需全盘否定民主制度的优点,但美国人民也是时候作出深切的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