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城大疑虚报学生数目 大学只顾国际排名舍本逐末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香港各大院校近年绞尽脑汁追逐更高的大学排名,已是路人皆知。它们的共同做法,便是催谷教授每年向顶级学术期刊递交指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如果获采纳的百分比欠佳,那便会收到校方各式各样的警告。近日城大被曝涉嫌虚报学生的数目以争取更高的QS世界大学排名,虽然事情的真伪尚待查证,但无论事态发展如何,也不足以掩盖此校以至各大政府资助大学追求排名的众生相。讽刺的是,现时有不少大学生产的论文对改善社会没有太大的帮助,这种情况亟待扭转。

香港城市大学近五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均有大幅度的提升,校方亦刻意把这个喜讯放在校园内着眼的位置大肆宣传。然而,看似风光的背后,城大一直不乏有关排名的丑闻缠身。早几年,城大便被曝以极高薪聘请国际知名的数学学者做研究,但那位学者并不需负担教学的任务,这让人质疑这种安排对学生有何益处。近日又有传媒披露,城大报给评核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的学生人数与教资会公布的数目存有出入,因而质疑它以暑假的学生作计算“报细数”,以争取更高的QS排名。

有报道指,在过去3年城大向国际高等教育组织QS提交的学生人数,与本港教资会的数字有出入。(资料图片)

诚然,是次事情的真伪须经过更严谨的调查方可得知。城大传讯及公关处则在寄给师生和校友的电邮反驳指,城大从未以暑假的学生总数作计算,它每年交给QS的学生总数数字,也会经QS审查确认,而QS亦已确认城大提交的数目无误。媒体所指的学生人数数据差异,只是基于定义上存分歧的问题,而类似的情况也常在世界各地的大学中出现。

不过,即使最后查明事件只是一场误会,也不足以推翻现时城大以至香港各间公立大学无所不用其极催谷大学排名的事实。尽管现时的大学排名榜不止一个,但各间大学高层大同小异地走向强调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当中最易量化计算的,便是学术论文的数目。值得一提的是,现时的学术期刊已有排名和量化的“标准”,那些数据均成为排名计算方法的重要一部分。

以QS世界大学排名,本港大学的三大仍然是港大、科大和中大。(资料图片)

为了确保所聘请的教职员具备足够的“生产力”,现时绝大部分香港公立大学评核新晋的助理教授能否获续约的主要指标,是他们能否在限定时间内在顶级的学术期刊出版足够数量的论文,以及申请研究补助金的成绩是否理想。在这种扭曲的评核制度下,新晋的助理教授只能为出版论文和争取研究补助金而疲于奔命,遑论确保教学的质素。早前《01观点》亦指出,为了让教授有足够的时间做研究,香港不少大学会聘请兼任讲师来分担教学任务,但由于要确保把大部分的资源放在催谷研究成果上,所以那些兼任讲师经常遭受到各种不同的剥削。

更甚的是,现时不少大学研究只是象牙塔的产物,与直接改善社会并无关系,但每年政府便花不少公帑去支援那些研究。明显可见,现时追求大学排名的做法百病丛生,故实在需要有一套新的评核办法,确保支援公立大学研究的公帑用得其所。